周末专门去云间接触了一下心理疗愈。
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觉得它是一种离我很遥远,很高大上,很难触摸到的。
正好有一次游学活动,离得也不远,我就带着小宝赶了过去。
这次参加心理疗愈最大的感触,就是有以下几个认知。
1、如何认识自己。
心理疗愈后,我忽然间找不到自己了。
这个人世间的我只是一种按自己方式生活的存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存在。
2、如何去爱。
按我们正常的思维方式,孩子是一个个体,小小的人儿是依附于我们存在的,需要我们全身心的去爱他,养育他。
我们都想把最好的给他,把自己知道的都想告诉他。
孩子的问题有很多,这次出去走走,一路上一直走一直问,一会儿也不停息。
以往我都是有问必答,这次也是。所以一路上她一直问,我就一直回答,她叽叽喳喳问个不停,我也一直说不停。
经过和疗愈师的接触,说这样是我索取的一种表现。我在向孩子说明的过程中,是为了证明自己懂得多。
她说孩子是有灵性的,凡事是需要自己去感知的,而不是我们这样一条条一句句地告诉她。
我这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观点,心里觉得有点抵触,有点迷茫,有些不可思议!
大家平时都是如此养育孩子的,所以我们都进入了一种常态的思维模式养育。这也是我们以为的一种正常的教育方式和爱的方式。
当你接触到和这种爱的方式相悖的理论时,感觉自己的过往一下子被推翻了,心里就一下子迷茫起来,我这样爱竟然不对,那我要怎么做!
等我问出该怎么做这个问题的时候,疗愈师说这也是一种索取。
当你问该怎么做的时候你还是为了证明自己,还是变相的索取。
最终我触摸到,只要简单地存在就可以了,简单的存在,存在即合理!
在生活中,我们只要做自己。就可以了。
孩子是一个个体。让孩子的身心灵去感受生活,自己去感触,自己去感悟,就可以了。
我一直觉得,父母只是孩子的引导者,可能是我引导的过多了。大家各自做回自己,安好。
如此推理下去,我内心好多的疑问好像触摸到了一点感觉。。
我问道大海打游戏的问题,疗愈师说,在我因为健康或者是时间问题去阻止他的时,这也是我索取的一种表现。我只是打着健康的旗号,来索取他的爱!因为他忽略了我,或者是没有按我的意愿去生活。
当我和心灵对话时,连接到失去母亲的感觉的时候,她说我也是自私的,因为母亲虽然走了,还有另外的责任,她已经在另外一个世界里了。
而我非得要去打扰她,打扰她走后的生活,让她看到我过得不开心的样子,这些都是爱的索取。
其实站在我的角度,我只是很思念,很想念她,我舍不得她那么早离开我。
而在疗愈师的心里,这也是一种爱的索取。
每个人的使命是不一样的,大到宇宙小到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我们的使命就是好好开心的活着。
我一直觉得自己很敏锐,如今,一场学习下来,我找不到自己了,应该说是找不到自己的本相了。
可怜的自己!
学习了两天,估计要用好长时间来参透这些事情。
更有甚者,估计此生都参不透了。
只能感恩遇见一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