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每周500字
对王阳明心学观点“知行合一”的一点看法

对王阳明心学观点“知行合一”的一点看法

作者: 月宫折桂 | 来源:发表于2017-08-03 08:36 被阅读168次

    所谓“知”即认知,感知,“行”即做法,作为。王圣贤提出的心学注重人们去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自己,从而达到更高的提升,即向内自我认知。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也许人生中也有这样“顿悟”的时刻却没有自我的察觉,但行动上却能或多或少的体现出来。不认同那些满口仁义道德,却做出有悖自己言论的事情,如古代朝堂上有些官员的“讪君买直”,即以指出皇帝的不足来体现自己的正直清廉,这些官员的目的已经不单单是为国为民,而是仅仅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能在文官集团中得到认同,名声大噪。

    经济社会,社交中以利为原则已成为一种不言而喻的规则,能够做到知行合一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认同一件事情,更多的要积极、热情并富有责任心的投入,万事万物都有“阴”“阳”的两面性,有它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人也一样,具有复杂性。恰恰是“行”才真正反映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他的价值观如何,即使他满口仁义道德,团结友爱,然而在工作和生活中不能如他所言去做到这些,说明他的认知并没有达到这一水准,只是单纯出于某种目的来说出这些观点。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在大众的眼里,并没有看到你对自己的约束,因而也不会对行为上放荡的人加以信任。

    另一种人是勤恳的工作,认真的生活,嘴上心里却总是想着亏欠和事物“阴”的一面,负能量比较大,这种人并不危险,因为他的行为是正能量的,他要极力把该做的事情做好,以实现某种价值,但是容易钻牛角尖,容易得心理疾病,也容易把这种不良情绪传递给其他人。这种人会得到大众的理解,这类人在生活中更多见一点,无法改变境遇,只能做好一点手头的事情,并默默追求更好的生活。

    以上两类人可以相互转化,第一种倾向于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第二种是儒家的思想,而知行合一则为最高境界,即使不成功,也能在世俗中获得属于自己的赞誉,如海瑞。

    做一个正能量的人,并努力去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王阳明心学观点“知行合一”的一点看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plvq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