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马东,您可能想象不到,这个一手打造了现象级节目《奇葩说》的中年男人,最早是一名码农,他快30岁才转行去学传媒,先后进入湖南卫视、央视工作,40岁后离开体制内,去了爱奇艺公司,快50岁开始自主创业,创立了米未传媒。
常有人问“不喜欢现在的工作,要不要转行?”、“想逃离体制内,却不知道自己能干嘛”、“想自主创业,又担心风险”,这些问题,从马东的身上都能找到答案。
第一步,要确定目标,或者说事业方向。重点不是不想做什么,而是想做什么。马东一开始也不知道自己的事业方向在哪儿,他和我们大部分人一样,读了个热门的专业,找了个收入稳定的工作,但是他逐渐意识到自己真正向往的是传播和表达,从而确定了从事传媒行业的目标。
第二步,要找准自己的优势。一个大行业有很多具体的岗位,只有找准自己擅长的方面,才能事半功倍。以马东选定的传媒行业为例,有的人会写,有的人会说,有的人会画,而马东是擅长对话的人,所以他大多做谈话类节目。他主持的《背后的故事》当选了2003年中国电视最佳谈话节目。而他在《奇葩说》中,搭档高晓松、蔡康永两位综艺大咖,毫不露怯,其严谨犀利,睿智幽默的形象,圈粉了一大批观众。
第三步,要敏捷行动。客观环境和自身条件都是会变化的,行动策略也应当适时改变。
马东对客观环境的感知很敏锐,当他发现搞IT没有面向大众说话的舞台时,就果断离开,投身传媒业,当他发现网络时代,电视台的传播效应受限时,就果断辞职,投身互联网传媒公司,当他想要追逐更大的事业自由度,就干脆自己当老板了。
马东的每一次选择看起来都很果断,但绝不是一时冲动,他对自身实力有清晰的认知。多年电视台工作使他积累了大量的人脉、经验和观众基础,这都是他转去爱奇艺做首席内容官的砝码。他在爱奇艺尝试制作了辩论类节目《奇葩说》,把很多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困扰,甚至是难言之隐摊到面上来公开辩论,比如“恋爱中要不要有备胎?”“伴侣的钱是不是我的钱?”、“痛苦的绝症病人想要放弃自己的生命,我该不该鼓励他撑下去?”、“每周陪伴孩子不足12小时,取消爸爸称号,你支持这个政策吗?”等等,话题直击痛点、发人深省,在观众间引起了巨大反响,坚定了他创业的想法和信心。
最近,51岁的马东又开始玩摇滚了,他的新节目《乐队的夏天》请来了几十支乐队演出,让人直呼过瘾。然而马东作为一个门外汉,遇到乐队的磁场,昔日的好口才仿佛被噎住。有人说他遭遇了综艺滑铁卢,我却更加佩服他的勇气,也相信这只是他再一次归零、重塑的过程,他终会找到合适的节奏。就像他在央视主持节目侃侃而谈的时候,谁会想到他以前是个成天抱着电脑的码农,而他在《奇葩说》百无禁忌、插科打诨的时候,谁又会想到他以前是个体制内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