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木老人”吴敬梓

“文木老人”吴敬梓

作者: Sally吖 | 来源:发表于2022-10-26 17:42 被阅读0次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清代小说家,安徽全椒人。

吴敬梓家有“文木山房”,故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从全椒移居到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有“秦淮寓客”的自称。

吴敬梓出身名门望族,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对文学创作有着特殊的天赋。由于经常跟着父亲到各处做官,吴敬梓增长了许多见识,熟知官场重重内幕。

吴敬梓二十二岁时,父亲去世。为了争夺财产和权力,吴氏家族陷入内部纷争。这件事深深触动了吴敬梓,使他认清了士绅人物的虚伪面目,并开始厌恶功名。

安徽巡抚推荐他应博学鸿词考试,他为了不去而装病。他对钱财没有概念,为人又慷慨,家产在他手里很快散尽。至1754年五十三岁去世时,他经常靠友人接济度日。

吴敬梓一生,经历了清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三代。

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已经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经济繁荣,但这种大好形势只是回光返照,表面的繁荣并不能掩盖中国封建社会即将崩溃的事实。

雍正帝、乾隆帝年间,当朝天子在逐渐镇压武装暴乱的同时,也大兴文字狱。

为了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缓和民族矛盾,清廷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设博学鸿词科,考八股、开科举,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等。

其中,科举制度的危害最深、影响最广,使许多知识分子花费毕生精力去追求功名利禄,成为市偿习气极为严重的封建“腐儒”。

吴敬梓对这种黑暗的政治,和腐化的社会风气有着深刻的认识,所以他反对八股文,抵制科举制度,远离博学鸿词科的考试。

他痛恨士子们醉心制艺、热心功名的风尚。他的这些观点在《儒林外史》中逐一体现。吴敬梓以讽刺的手法,深刻揭露和批判了这些事物,显示出他思想中民主主义的色彩。

相关文章

  • “文木老人”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清代小说家,安徽全椒人。 吴敬梓家有“文木山房”,故晚年自称“文木老...

  • 世说吴敬梓:一部《儒林》正史传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 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 又因自...

  • 《儒林外史》初三下名著导读——知识汇编与中考试题精选(转载)

    【作者简介】 吴敬梓(1701--1754年),清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秦淮寓客,安...

  • 名著《儒林外史》知识整理2

    (根据网络摘编) 一、填空 1.《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吴敬梓),(清)代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

  • 木老人

    往事的云会随时间的风散去,散去了。就不会再回来。 很多年后,在我回望过去的旅途,看那一张张发黄老旧的相片,试问自己...

  • 探游清凉山(四十六)

    胡适先生曾说,“安徽第一个大文豪,不是方苞,不是刘大櫆,也不是姚鼐,而是全椒县的吴敬梓。” 吴敬梓性情豪爽,结交文...

  • 中国历史 清2022/7/19(104~105)

    吴敬梓和《儒林外史》 吴敬梓出身书宦家庭,一直都是家门鼎盛的,但是到了他的父亲这一代家道开始衰落,吴敬梓生...

  • 文•木

    相见时难别亦难, 夜色晚云遮星繁。 风消影静如水墨, 蝉鸣蛙和似歌残。 百千光影交相映, 一堑浊水见独身。 天下寸...

  • 《儒林外史》 吴敬梓 pdf+mobi+epub+txt

    《儒林外史》 吴敬梓 pdf+mobi+epub+txt 内容简介······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中国小说史上...

  • 彔:吴敬梓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木老人”吴敬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ptz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