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化
牛郎和织女,为何只在七夕相会?

牛郎和织女,为何只在七夕相会?

作者: 张几点 | 来源:发表于2017-08-27 00:20 被阅读400次

    又逢七夕,牛郎织女也该鹊桥相会了。但是,为什么两人一年只相会一天?而这一天为什么又偏偏在七夕?

    鹊桥相会

    1.为何只相会一天?

    先考传说

    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有好几个版本。总的来说有四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牛郎织女婚后疏懒不干活,被罚只能在七夕相会(下文会提到)。

    第二种类型:牛郎织女的传说与梁山伯和祝英台的传说结合(梁祝死后,升上天,变为牛郎和织女星)。

    第三种类型:牛郎织女传说与女巫故事结合(如被西王母一怒之下,拔下金钗,划出了一条银河,牛郎织女,分隔两边)。

    第四种类型:织女后来嫌弃牛郎,抛夫弃子,自己返回天上了(这才是真实的吧……)

    最广为流传的是第三种类型。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夫妻双双把家还”的“天仙配”。

    西王母本意是让牛郎织女永世不得相见。结果织女“泣涕零如雨”,牛郎带着一双儿女,日日夜夜守候在河边,感动了无情无义的西王母,才得以有机会一年相见一次。

    再考现实

    牛郎织女的传说,蕴含了古人的基本生活图景:耕田、织布、交媾。

    男耕田,女织布,一起繁衍后代,为何不能长相厮守呢?

    单从爱情悲歌的文学效果来解释,恐怕显得有些单薄。

    如果把牛郎织女的故事,放在人类婚姻史的宏观背景来看,这背后或许暗藏着一段早已被遗忘的集体记忆。

    人类的婚姻史,大抵经历了这几个阶段:杂乱性交时期、群婚(血缘群婚、族外群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

    我们知道,在泸沽湖附近的摩梭人,现今尚处于原始母系社会,至今还保留着走婚的习俗。在泸沽湖畔的摩梭人流传着这样的传说:他们的先妣神与周围众多的男山神结交情侣,过着无拘无束的性生活。他们把这些男山神叫做先妣的“阿注”。

    像这样的风俗,同样普遍存在华夏诸族,只是年代久远,不容易考证。

    关于我们华夏始祖的传说,都是所谓的“感天而生”。如相传轩辕黄帝的母亲叫附宝。传说有一天晚上,附宝见一道电光环绕着北斗枢星。随即,那颗枢星就掉落了下来,附宝由此感应而孕。

    传说归传说,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时代,男人和女人的关系,并不是夫妻关系,应该是“阿注”关系。

    偶然结合,然后相忘于江湖

    由此可以推论,牛郎织女传说的第一个内核:华夏远古时代的先妣与先祖,并非稳定的夫妻关系,只是“阿注”而已,因此他们不会终生“同寝”,只会偶尔相见。

    随着婚文明的发展,婚姻制度也越来越严苛,不再像以前那样自由自在。但是,追求自由性生活是人的天性。为了解决这一尖锐的矛盾,原始氏族逐步形成了一些特殊的礼俗,一方面给“高压锅”装上一个“减压阀”,另一方面也维持社会、家庭的稳定。这些礼俗包括:

    1“妇贞而女淫”。意思就是,在嫁为人妇之前,可以广交“阿注”,结婚以后,就要守贞节,专一,不能再自由交往。未婚男性也是的。

    2允许已婚男女一年一度“放牛出栏”,在特定的时间,可以自由相会。一旦特定的时间一过,已婚男女必须结束狂欢,各回各家。

    在宋玉《高唐》《神女》二赋中,都提到,楚王游云梦泽时,梦里遇见神女“荐枕席”,一番云雨之后,神女便告别而去。

    从这里可以推论,牛郎织女传说的第二个内核:已婚男女在一年一度的特定时间,可以效仿先祖,纵情野合,时间一过,便要回归原处。

    牛郎织女,一年一度一相逢的桥段,或许正是人类婚姻史上特殊时期的残余记忆。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2.为何是七夕?

    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

    那么一年中有365天,牛郎织女相逢的日子,为何偏偏是七夕呢?

    其一,夜观天象,七月的夜空,最显眼的便是牛郎和织女星

    据天文学者推算,《夏小正》时代七月份的黄昏,织女星恰恰升到了一年当中最高点。也就是说,这个时候,这颗明亮而皎洁的织女星,正在人们抬头可见的头顶上。

    在织女星的东方偏南一点的地方,也就是“河汉清且浅”的东岸,就是牵牛星。牵牛和织女分居银河两岸,到了初秋的夜晚,由于银河正好转到正南北的方向,直直地穿越透顶的夜空。这个时候,分居河两岸的牵牛和织女正好一东一西,遥遥相望。“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的意象,应该就是从这种天象演绎而来的。

    再有,《七月》里有云: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如我床下。

    意思是,七月的时候,还可以在野外玩耍,到了八月就要到屋檐下了,九月就要在家门户里面了……因为天气变凉了。

    七月流火,天气刚刚转凉的时候,正是织布储备过冬衣物的最佳时节。人们白天织布,夜晚仰望星空,一代一代,述说着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其二,七月七日,是个神奇的日子

    从时节和天象来看,只能说明为什么是七月,要想进一步说明为什么是在七月七日这天,还要结合古人对时间所怀有的神秘观念。

    “七”是一个神圣的数字:

    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

    在中国古代,尤其是秦汉及其以上,凡像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之类的重日,多被认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同的日子。

    汉武帝与西王母是在七夕这天相会了。《汉武故事》载:

    西王母七夕降武帝阙庭。

    此外,天上神仙也是在七夕这天聚会。据吴均《续齐谐记》载:

    七月七日,织女渡河,诸仙悉还宫。

    这些传说似乎都将七夕与相会联系在一起。对时间的崇拜,也就延伸到对生命的崇拜之上。

    《西京杂记》:“戚夫人……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戚夫人是刘邦的妃子,据说七月七日宫中过节时,要到百子池,作于阗这个地方的音乐,并用五色丝缕系在一起,这叫“相连爱”。这似乎已经有点情人节的味道了。“临于百子池”,也带有求子的意愿。

    由此可见,七夕在古时,乞巧乞爱的同时,也是乞子的吉时,并且七夕出生的人最为尊贵。据载,汉武帝刘彻就是出生在七月七日这天。这或许也是两汉时期,七夕节流行的一个原因吧。

    牛郎织女的故事,遇上日益流行的七夕节乞爱相会的风俗,久而久之,代代相传。这个故事,便由最初的两颗星相恋,到人神相恋,再加上“夫妻双双把家还”,以及一年一度来相会的情节,慢慢变得更加完美了。

    直到后来,一提到女郎织女的传说,便想到七夕节这天的相会,反倒会觉得七夕这天,就是因牛郎织女相会,才衍生出来的节日。

    3.当传说遇到七夕

    人们通常把七夕佳节和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联系起来,认为为了纪念牛郎织女的故事,才把七夕作为节日。实际上,从文字记载来看,七夕节要早于牛郎织女传说数百年。

    关于牛郎织女传说的典籍记载,最早可见于《诗经·小雅·大东》: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其二为《诗经·周南·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神女,不可求思。

    这些记录只是牛郎织女传说的雏形,当时的牛郎织女还只是两颗带有农耕文明(牵牛星)和家庭手工业文明(织女星)的星星,相互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

    后来的《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牛郎织女才开始有了隔河相望的故事情节。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而这仅仅是将牛郎织女二星拟人化,隐约有两星相恋的韵味,但却还没有具体情节,诸如七夕鹊桥相会等。

    到了东汉时期,才开始有了鹊桥相会的桥段,据东汉应劭的《风俗通》记载:

    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至此,牛郎织女的故事已经基本具完整了,不过,还没有看出牛郎跟织女的关系。是夫妻?还是情人?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故事就更加完美了。当时的《荆楚岁时记》里有这么一段: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纫。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

    把织女说成是天帝织女,天帝看她一个人织布可怜,就让她嫁给了牛郎。结果成婚之后,织女贪恋男女之乐,居然不织布了。所以,天帝一怒,让他们分隔河两岸,一年才能相见一次。

    由此可见,牛郎织女的故事从春秋战国(《诗经》),到魏晋南北朝,流传数百年,才提到七月七日相会

    实际上,据说“七夕”的节日在战国时期可能就有了。据明代罗欣《物源》记载:

    楚怀王初置七夕。

    考虑到作者与所记载时间相隔太远,可信度不高。关于七夕节最早的记载当数《西京杂记》,文中记载:

    汉丝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
    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tian,二声)乐。

    这些记载都说明了汉初时期,宫中过七月七日的盛况,而这些风俗活动中,都不见有关牛郎织女故事的记载。

    因此,并非是牛郎织女的传说造就了七夕节,而是七夕节遇到了牛郎织女的传说而得以流传至今,成为如今痴男怨女追捧的“情人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牛郎和织女,为何只在七夕相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puv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