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高校高水平艺术团发展受限。
业余器乐培训中暴露的问题已经体现在大学艺术团的运转方面了。许多重点高校曾经举办了包括各种类型的乐团、舞蹈团、合唱团等学生艺术团队,每年举办各种类型的比赛交流活动。近几年大学学生乐团的举办也越发艰难,有些曾经能够支持几只不同种类学生乐团的学校,现在只能将重心转移到一支团队,将招生、资金等资源重点投入到一支团队中,其他团队任其自生自灭。中国人民大学就属于这种情况,他们的招生名额重点投入到民乐团,对交响乐团就很少顾及了。坚持着原有团队的学校乐团,也很难保持原有的技术和艺术水平。近些年学生乐团类的比赛、演出、交流活动也减少了很多。
团队数量减少,团队水平下降,这背后的重要因素就是,社会业余器乐培训没能培养出来这么多的高水平学生。业余器乐学生的总人数可能依然不少,可是,大部分处于中低级水平,高水平学生很少;各种乐团急切需要的冷门乐器的学生不仅人数少,而且水平低。很多乐团存在招不到合适的乐手的尴尬境地。
雪上加霜的是,教育部对艺术特长生,2017年起改成高水平艺术团的招生要求越来越严格,一方面是只能在高校在当地一本线下降二十分录取,艺术团特别缺少而学生水平又很好的情况下可以降低到当地一本线录取,但这种名额将在2020年被取消。另一方面是招生人数不能超出高校上年度招生人数的1%。这就让通过高水平艺术团这条通道进入一所优秀高校学习,同时为学校乐团贡献一份力量的模式变得非常艰难。
还是高考指挥棒,残酷地告诉家长们:素质教育是不被招生录取制度认可的,好大学的敲门砖就是文化课成绩。认清了现实的家长自然不会支持孩子在器乐学习上投入过多的精力,有些艺术水准不错的学生,也很难够得着那些高校的文化课成绩,因为有能力举办高水平艺术团的都是全国最著名,当然也是全国录取分数最高的那五十三所高校。
三、中学举办学生乐团的困境。
从入口上看,社会业余器乐培训不能向中学提供高水平的后备生源,更难以提供冷门乐器生源。从出口看,中学乐团成员进入高校艺术团的上升通道变得越来越狭窄和艰难,学生在中学乐团中训练、演出、比赛的成绩不能给他们进一步的上升提供必要的助力。所以,中学生乐团的发展受限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大趋势已经表明,中学发展大型交响性乐团的道路,必将越发的举步维艰。在许多专业老师和艺术产业类公司的推动下,在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的配合和推动下,近些年的学校合唱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大势不利于中学发展大型的、复杂程度高的学生乐团,可还是有一些学生乐团保持着不错的水准。这些学校都付出了过人的精力,从生源培养、乐器配备、指导教师培养等方面想了很多办法,来应对不利的社会环境。
还有一些学校向合唱团的发展取经,想办法举办一些可以快速上手,快速培养的乐团种类,避免从生源上受限制。但这也要领导层有清醒的认识,知道哪些是有可为的,哪些是吃力不讨好的。不在形式上过多纠结,重视存在高于重视形式,这样也可以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特点的学生乐团发展道路。
关于以上两种,一种是依然发展大型复杂程度高的乐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另一种是另辟蹊径,发展其他种类受外界条件制约较少的乐团思路和策略,我会另写专文来详细梳理,这篇文章中就不继续展开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