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则》一书中瑞·达利欧提出了一个进步公式:
痛苦+反思=进步
经过我最近读到的一些书,我对这个公式有了更深的思考。
在我前面的一篇文章《痛苦的根源》中,我提到了人的痛苦来自于“现实和理想不一致”。
这里的痛苦其实来源于两方面。
一种是外界。比如你好好的走在路上,被一个高空抛物砸到受伤。对待这种痛苦我们更需要做到的是接受现实,而不是一直抱怨。但其实这种事发生的概率极低,几乎等同于被雷劈中和中彩票。
更多的痛苦来源于自己的错误。很多时候我们因为做错了一件事,从而引起了一系列的后果。
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错误的方式。大部分人都不会选择直面错误,包括我自己。只是看你有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直面错误。
人在面对错误的时候,会让错误变得“合理化”。人会帮自己找无数的理由来证明自己行为的合理性。比如我们买股票亏了,会觉得只是运气差而已,但是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操作方式不对。从而一直买一只亏。
这种合理化的方式在不断地把我们洗脑。甚至于我们在犯一个错误之后,很自然地给自己找了借口,而这一切甚至没有经过大脑,已经变成了潜意识。
在《催眠大师》这部电影中,主角徐峥是一个催眠大师,女主莫文蔚是个需要治疗的病人。但是随着电影的层层推进,事情变得越来越离谱。最终发现,需要治疗的人是徐峥扮演的催眠大师。而他因为一次交通事故一直无法接受现实,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病了的现实。所以不愿意接受治疗,直到一个扮演为病人的催眠大师(女主)出现,才真正的让他意识到自己病了。
现实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都在以自己的视角观察世界。如果没有反思,即使你错了,你也会认为是这个世界错了。你不愿意接受自己错了,正像电影中的主角不愿意接受自己病了。然后对自己不断地洗脑,认为自己没错。
直到某一刻,这个错误影响越来越大,我们发现自己不舒服,才意识到自己患上了心理疾病。我想,人的心理疾病大多是产生于此。
反思才是王道。李笑来在《韭菜的自我修养》里问,你是选择一个让自己舒服的解释?还是选择正确的解释?大多数人最终选择了让自己舒服的解释,于是慢慢变得越来越不舒服,因为现实不会骗人。
你呢?选择正确的解释可能本身就意味着痛苦,因为你很多时候就是错了。
但这将会让你的现实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