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论语·八佾篇3-18.19.20

论语·八佾篇3-18.19.20

作者: 老彭有话 | 来源:发表于2018-09-03 11:53 被阅读9次

    3.18[传统为3.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译文】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非要争,就算是要争,也无非象射箭比赛那样,互相揖让开始,互相敬酒结束。这样的争,也是君子之争。

    【老彭有话】单独一句话在这里,好没来由。但细细品味,它必须放在这里才行。诸侯在和君主争“礼”,而孔子在为君主和诸侯争“礼”。大家都在争,那怎样争呢?打吗?当然不是。所以在这里加了这样一句,用君子应守之“礼”来息事宁人。虽然气愤异常,但还要“和为贵”,不要打起来嘛!

    把中间话去掉,再读这句话非常有意思。“君子无所争,其争也君子”。既是“君子”还争什么?什么也不用争。争也就争个技艺长短,但还是从揖让开始,相饮而结束。这才符合“礼”。关键是现在这些东西(诸候)早已不是君子了。


    3.19[传统为3.19]定公①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译文】鲁定公问,君主支使臣,臣服侍君,应该怎样?孔子说,君主应依礼来支使臣,臣应该对君尽忠。

    【老彭有话】既然君臣同在,又已然出现了臣大于君的情形。那君臣之礼该如何界定呢?因此定公有此问。在现行的环境下,君使臣,臣事君,该按怎样的礼制呢?

    对于孔子来说,这样的问题还用问吗?孔子对他说,君使臣还是要按“礼”,臣事君还是要尽忠。“礼”“忠”“古之道也”?

    定公此问说明当时君臣间地位的逆转已是一个社会问题,也需要人们探讨“礼”是否应有相应的变化。而孔子一边期望人们去“从周”,一边又不得不接受,“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虽然无奈,但礼数就是礼数,不能丢。

    【注释】①定公,鲁定公(公元前509—495),姬姓,名宋,为春秋诸侯国鲁国君主之一。“定”为其谥号。在位期间,大权被季孙氏、孟孙氏和叔孙氏三家控制,鲁定公成为一个傀儡,他听说孔子主张“君君臣臣”以及“仁政”,召见孔子,后任命其为大司寇负责国内治安。孔子终于获得机会,开始推行他的政治主张,讲求孝道,稳定家庭,安定社会,鲁国一度国富民强。


    3.20[传统为3.16]子曰:“射不主①皮②,为力不同科③,古之道也。”

    【译文】孔子说,比赛射箭不一定非要射透,因为各人的力气不一样。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道理。

    【老彭有话】对这一章的解释,我认为孔子还是在谈“适度”的问题。只不过是用一个射箭的例子来说明。

    孔子的意思是这样的:比如说夷狄之君,弄的很排场。但因为他并不真正明白其中所蕴含的“礼”,也不知道做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到位,就常常出现用力过度。虽然现在我们一些国家不象他们有钱,做的不如他们排场,但我们知道其中的“礼数”。

    如果把它当作是讨论“君使臣、臣事君”也可以,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境遇,出的力道不一样,但只要有忠心、诚心就可以了。

    【注释】①主,注。②皮,靶子。③科,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八佾篇3-18.19.2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pyb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