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过,便不曾离开|乌镇

作者: 荏苒忘了 | 来源:发表于2018-07-01 11:29 被阅读23次

      对乌镇的初印象是源自刘若英的的宣传片《来过,便不曾离开》。镜头下的乌镇,“潺潺的流水声、光影斑驳的古桥、长满青苔的石板小路、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

乌镇大竹筛

乌镇邮局,一间从光绪年间开办的邮局。从外观到室内都是充满年代感。有份素雅的江南水乡味道。写张乌镇风情的明信片,盖上乌镇的邮戳,寄给远方的朋友。

蓝印花布染坊,蓝印花布是一种陈旧的味道。恍若陈酒,或老去的亲人。

油纸伞,浮现撑着油纸伞的曼妙婀娜的姑娘。

凤冠霞帔,传统的婚庆习俗。“许你凤冠霞帔一世无忧,此生清风明月长伴天涯”

85年树龄,见证着乌镇过往的沧桑。

想体会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韵味,民宿是不错的选择。陈旧的木结构房子,依枕水而建。

清晨

清晨下过雨的巷子,让人想起戴望舒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

骑门楼。门楼跨街而建。街两侧的楼上可以通过门楼互通。如果在喧嚣的午后,熙熙攘攘的人群,沿街的叫卖声。此刻,是一份宁静安祥。

安渡坊,过了这座拱门就是渡口。

灯笼铺,对中华传统文化和手艺充满向往。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晨起的露珠打在荷叶上,晶莹剔透。

        清晨的乌镇,给人的感觉是安静的,灵动的。

傍晚

站在桥上一眼望去,枕水人家。

小桥 流水 烟雨 人家 处处都浓郁着诗情画意

       傍晚的乌镇,更似归途的旅人。

夜晚

灯火摇曳下的小桥

靠在岸边的船只

笫一次架着三脚架拍摄灯光,好多星星。

       夜晚的乌镇,有些许的喧闹。灯光摇曳下,夜生活慢慢开始了。

你在拍风景,拍风景的人在拍你。谁又是谁的风景。

       灰瓦白墙,青石古巷,烟柳画桥,流水行船。这就是乌镇古朴的诗情画意。

欢迎关注写城市游记的公众号:过茶

相关文章

  • 乌镇:来过,便不曾离开!

    江南梦 每个内心柔软的中国人,或许都有一个江南梦。 这个梦,来自小时候看的各种电视剧,像《新白娘子传奇》,像《江南...

  • 乌镇——来过便不曾离开

    计划去乌镇始于大学,但当时距离太遥远,车费加门票让我望而却步。毕业后来杭工作,使距离大大缩短了,但苦于休息时间和经...

  • 来过,便不曾离开|乌镇

    对乌镇的初印象是源自刘若英的的宣传片《来过,便不曾离开》。镜头下的乌镇,“潺潺的流水声、光影斑驳的古桥、长满...

  • 来过,便不曾离开,乌镇……

    我喜欢自在的独处,因此渴望独自旅行。起因应该是“似水年华”,乌镇渐渐成为我心底向往的独自旅行的心灵休憩地。“...

  • 来过,便不曾离开乌镇

    来过,便不曾离开乌镇撑着油纸伞 走在悠长寂静的雨巷里 看小桥流水人家 听侬侬细语 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 距今已有上千...

  • 乌镇,来过便不曾离开……

    乌镇是典型的中国江南地区水乡古镇,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乌镇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是全国二十个黄金周预报景...

  • 乌镇——来过 便不曾离开~

    匆匆过去的十月 对于乌镇而言 经历了国庆的大潮 戏剧节的熏陶 嘉年华的精彩 游客的纷至沓来~ 热闹而又精彩纷呈~ ...

  • 乌镇,来过便不曾离开

    乌镇,著名的江南古镇。 第一次听说这个地方,是2003年的电视剧《似水年华》,这部剧至今仍然是很多似水迷心中的白月...

  • 乌镇——来过,便不曾离开

    心心念念,魂牵梦萦的乌镇,终于在五月的一天,与她相遇了。她仿佛一位古代的美女,粉墙黛瓦,古典,幽静,淡然,娴雅,任...

  • 偶遇乌镇!续梦南浔

    偶遇乌镇·续梦南浔 初识乌镇只因为那句“来过,便不曾离开!”这是刘若英的情怀或许也是很多人来乌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来过,便不曾离开|乌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pyc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