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 3 总共有 6 节,内容包括“法律语言的模糊性”,“法律只管下限不管上限”,“法律的滞后性”,“法律的普遍性”,“法律总有例外”,“案件结果难预测”。本文尝试写一写6节之间的逻辑关系。
法律的使命是维持社会秩序,社会秩序想要稳定的一个基本的前提是,人们要形成相对稳定的预期。打个比方,只有我清楚的知道,今天我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明天还是我的,不会随随便便被人抢去,我才有耐心积累财富,社会才能稳定和发展。而要形成稳定的预期,就要求法律不能随意改来改去。
也就是说,今天我们遵循的法律,是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制定出来的,法律的制定慢于时代的发展,它是滞后的,这就是法律的滞后性。
滞后性意味着法律要做的不是总结过去、规范现在,法律要做的是规范未来。既然如此,法律需要就必须是模糊的,就是法律语言的模糊性。比如,盗窃罪的规定是“盗窃公私财物”的是盗窃罪,而不会明确规定出哪几种行为是“盗窃”。
模糊性的主要好处在于,法律既然是站在过去约束未来,对未来就不可能完全穷举,因此将解释权和判断权赋予未来的法官,由其自由裁量。从而保证了法律在不经修改的前提下的适应性足够强,也因此维护了法律的权威,因为“朝令夕改的法治会让人感觉像是人治”。
法律不能穷举,因此只能守住底线,也就是说法律只管下限不管上限,或者说,法律通过守住下限更好的推动上限。因此,法律不会拔高到道德的高度。
既然法律有模糊性,法律就注定无法规定出所有的具体案情,就会产生例外。比如,一位出租车司机,为了送车上的危重病人去医院,连闯红灯,严重违反了交规,要不要吊销他的驾照呢?如果真的吊销了,也许会让大多数人心寒。
既然法律之内有例外,那该如何衡量何时该遵循法律,何时该将其作为例外呢?考虑立法原意,只有透过这些例外,才能更好的理解规则本身的含义。
当然,立法原意有时候以保护一群人为出发点,但是用了上位化的词却保护了所有人,这就是法律的普遍性。
正因为前面所说的模糊性,滞后性,法律的例外,才使得案件的结果难预料。
以上就是我的学习心得,希望对你有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