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印象

作者: 明半灭 | 来源:发表于2019-03-22 20:25 被阅读25次

    因为工作的缘故,在徐州待了半年,算不上彻底了解这个地方,但有个大体印象。

    一、历史魅影

    当时,我们的项目在北三环,不远处就有个龟山汉墓,也就是西汉第六代楚王刘注的夫妻合葬墓。到了徐州火车站(老火车站),距离这个地方也就十公里左右。说来惭愧,我竟然没有去过这个闻名全国的景区,我有一些偏见,总觉得活人没必要去看死人的墓地。虽说没去景点,可身处其中,还是能感觉到那种厚重的历史感。

    往远处说,徐州沛县是高祖刘邦的故乡,那是两千多年前的事情;往近了说,淮海战役正是在此地展开,现在也建有“淮海战役纪念馆”。遇上当地的老者,光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事情,都能给你讲上几天几夜。而流传在民间的玄幻、诡异故事就更多了,胆子小的最好不要听,有不少邪乎的事情。

    据说现在活下来的人们,好多都不是地地道道的徐州人。两千多年来的战乱,让人很难相信会有人幸免于难。现在你踏上徐州的土地,也许脚下就是数不清的骸骨。这是办公室同事给我讲的,听起来毛骨悚然,可也部分反映了这里的情况。我们当时建房子的位置,就挖出不少白骨,之前也没听人说这里有墓地。搞不好,就是某个时期战死的士兵们。后来,我们旁边有项目破土动工的时候,特地买了鞭炮、新鲜猪头等祭祀用具来作法。

    你或许会说,现在都二十一世纪了,还有人搞这一套?我没去那里工作之前,也觉得是无稽之谈;现在认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凡是刚去徐州的人,认识你的人肯定会说:徐州地邪,不要乱说话。

    二、地理环境

    地图上,位于江苏省西北部,毗邻河南、山东、安徽,素有“五省通衢”之称;京杭大运河从徐州市穿过,是交通枢纽,古往今来乃兵家必争之地。从南京出发,三百来公里,一个多小时的高铁就到达;往东边走,就是连云港;东北方向,有著名旅游区青岛,直线距离四百多公里,我就是得了这个便利去的青岛旅游;北边就是济南和郑州,南边是合肥。去周围的哪个地方都方便,四通八达,所以徐州的人口组成比较复杂,有山东、河南、安徽等外来人口。徐州人的方言,比较易懂,更多的是北方口音,没有南方方言的味道。

    地图位置

    地势平坦,街道横平竖直,楼房不高,通透明朗。重庆的楼房比较高,又因为建在了山坡上,常常需要昂着头才能看到顶。徐州的房子都不怎么高,正常抬一下下巴,就能揽下城市风景。

    关于地势平坦,感受最深的就是开车。当时才毕业,没有什么驾驶经验,开车上路心里本来就慌张,可在徐州的道路上行驶,却觉得悠然自得。车道多,要么是横着的,要么是竖着的,一条条线路纵横交错,只要记住要去的街道名,在什么路口转向,那八九不离十不会走错。在那里的半年,渐渐学会了分清东南西北,没想到一回到重庆,又是上下左右了。

    徐州道路

    徐州市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域,夏季多雨,冬季干燥。夏天温度三十多度,2017年夏天据说是最热的一季,数据显示最高为三十九摄氏度;冬天的寒风不会被阻挡,所以冷得要命,能到零下十多度。好在,徐州市是江苏省唯一一个有暖气的城市,我一个南方人也是在徐州见识到什么是暖气。人在室外的时候,抵御寒风最有效的服装就是靴子和冲锋衣,羽绒服因为透气的原因而显得热度不够。徐州冬天干燥的让人难受,我在的那段时间内,从十月初到十一月底,几乎没下过雨,洗的衣服也不会晾在外面,全是灰尘。

    不仅如此,昼夜温差极大,能到十度左右,雪下的快也化得快。夏天的晚上没有空调也能勉强入睡;冬天的晌午时分,也可能晒得暖洋洋。你要是想图个便利,不及时增减衣服,感冒是逃不掉的。

    三、美食

    离开徐州一年有余,十分想念那里的美食。我从当地人那里听来一句形容徐州菜的话:黑乎乎,咸乎乎。徐州菜不耐看,但耐吃,都是硬菜。

    早餐一般吃鸡蛋饼、煎饼,或者是包子馒头,然后来碗辣汤,胃口不错的时候,就下碗板面。最有特色的,当属辣汤。我们平日里都是豆浆、稀饭,多属于甜品,这辣汤,顾名思义,就是辣的。有辣味,但不是菜品里辣椒的那种味道。具体怎么做的,我也不清楚,但里面肯定有胡椒,味道好得很,是徐州一大特色。

    主食就多了,我说说我喜欢的几样吧。

    最爱的是地锅鸡,美味又管饱。大铁锅的正中间是鸡肉,铁锅的四周贴满面皮,可以就着鸡肉吃。要是鸡肉来自农村的土鸡,味道就更绝,配上徐州的酒,比山珍海味来得实在。说起酒,江苏的酒度数不高,大家平日里喝的也不是什么珍品,几十块钱一瓶,很家常。依在下愚见,吃地锅鸡的时候,迎驾酒比什么天之蓝、海之蓝更好。只要是去过徐州的,都知道地锅鸡的重要性,因为在那里没人不吃这个。

    地锅鸡

    餐桌上,总少不了一样东西——烙馍。其实就是一张张较大的面皮儿,用来卷着各种菜吃,吃过烤鸭的各位对这种吃法一定不会陌生。无论是什么菜,都可以包在烙馍里,实现小时候什么都想一口吃掉的终极美食梦想。烙馍这个东西,在徐州的什么餐桌上都少不了——无论是寻常百姓家,还是社交用途的高端局。有一次,我们公司因为业务而和上海的朋友一起吃饭,也有烙馍,我看着来自大上海的客人一直抓着烙馍不放。后来,我回重庆的时候,在机场也看见有人带着烙馍上机,其热爱程度怕是胜过我了。

    烙馍

    另一种美食,不适合糖尿病患者——蜜三刀。初上桌,具有浆亮不粘、味道香甜绵软、芝麻飘香的特色。表皮是酥松的,里面又柔软可口,不像是小吃,更像是大菜,餐桌上也少不了这道菜。只是,这玩意儿得趁热吃,只要温度一下去,表皮就变得硬了,并不是硬了就不能吃,而是不方便夹取。盘子里的蜜三刀会粘在一起,仅仅靠筷子是夹不走的,很容易一下夹好几个,或者干脆把盘子也夹起来。为了避免一系列麻烦,趁热吃就好。

    蜜三刀

    最后一样,是徐州快餐——把子肉。出门在外的司机、旅客,或者上班族中午不能回家吃饭的,很多都会选把子肉。一口大锅:大坨猪肉肥而不腻,里面有香肠、豆皮、鸡蛋、豆腐等。自己要什么就选什么,再盛碗米饭就开吃,方便快捷,而且美味。我听说过有炸鸡汉堡吃厌的,但还没听说有厌烦把子肉的。

    把子肉

    四、大澡堂子

    之前在《徐州的大澡堂子》里专门写过,在重庆的冬天,无限怀念。

    外面寒风呼呼的吹,进了澡堂,开的暖气或者空调,一点也不冷。脱得个精光,跑去淋浴一番;然后在水池里泡澡,浑身通透后,再去蒸桑拿或者找技师搓澡、修脚。那才是真正的洗澡,能洗去全身的疲劳。西南地区没有这种澡堂,让我好生怀念。有些事情一直不知道也就罢了,偏偏知道了却得不到,让人很难受。

    徐州自然不止我说的这些特色,只不过,这是我印象中最深的几点。尤其是美食和澡堂,离开了那个地方,就再也没有吃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徐州印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qbr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