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心理散文
独来独往,读《孤独六讲》

独来独往,读《孤独六讲》

作者: 修心筑本 | 来源:发表于2022-05-14 23:27 被阅读0次

    伴着金木樨的烟香,品着石台山的硒茶,读着蒋先生的孤独...

    今晚的精神世界,格外孤独,却又是那么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快意,也许,这就是和自己在一起的好处吧。

    蒋勋先生的文笔很好,娓娓的写下了细腻的孤独情感,又透着深刻的哲学反思,实属是近期读到的佳作,也更加值得深读思辨其未写未竟之意。

    孤独六讲,既是六种孤独,又像是孤独作为一个整体的六个面,读懂每一个面,才算是真正理解孤独的深意,也才算是迈进了竹林七贤的精神世界。

    情欲孤独篇

    这一篇里,蒋先生的视角是从常识中的孤独去说开,谈到了传统文化对情欲的极度压抑,尤其是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儒家不谈隐私,不注重个人的私密性,偏向于一种农耕文明的群体文化,而在这样的群体文化中,就是希望大家都要遵守一些规则,这样群体才有生存的条件,尤其是穷困的农业社会,特立独行的个体就是在破坏群体,会被群体或者乌合之众群而攻之,因此,从这个逻辑视角看,对比西方近代思想革命后的崇尚个人自由并尊重个人隐私的做法,特别值得反思,从人性的角度,越是压抑的越会反弹,越会暗流涌动,就如同青少年时期的情欲躁动,没有宣泄就会决堤。

    蒋先生认为,真正的情欲就是彻底的了解自己的身体,包括所有的部位,但不能先有结论。我的理解是,情欲来自于身体的本能,正视并理解本能,才能面对真正的自我,而压抑情欲,只会迷失自我,而迷失自我就会产生寂寞,寂寞与孤独不一样,孤独是自我认识饱满的特立独行,是庄子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这一段,蒋老师写的一气呵成,对“孤独”的大气磅礴挥洒自如,特别摘录过来反复品味。

    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是庄子说的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是确定生命与宇宙间的对话,已经到了最完美的状态。这个“独”,李白也用过,在《月下独酌》里,他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一种很自豪的孤独,他不需要有人陪他喝酒,唯有孤独才是圆满的。又好比你面对汪洋大海或是登山到了顶峰,会产生一种“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的感觉,没有任何事情会打扰,那是一种很圆满的状态。

    语言孤独篇

    每个人都在说,却没有人在听。

    共同的语言是误会的开始,“听不懂”还是“不想听”,蒋老师给出这样一个观点,当语言不具有沟通性时,语言才开始有沟通的可能,什么叫不具有沟通性,就是不再是以语言的习惯出现,如同机关枪和炒豆子一样,而是承载不同的思想,才是语言的本质。

    其实,这里我有些不同的观点,语言的诞生就是为了沟通服务的,要区分沟通什么样的事情,客观事物的区分或者交易,需要语言准确的表达,而主观思想或者认识的交流,其实语言是能力不足的,或者说是使用语言来沟通思想对语言的掌握能力是要求很高的。而更多的时候,其实不需要语言也可以沟通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手势等等,都足够了,所以,应该说是当语言能力仅仅满足沟通性的需求,就不要奢望思想的交流,方式可以灵活选择,有时甚至无声胜有声,这才是沟通的本质。

    欣赏蒋老师的一句话

    模式化之后,语言和思想分离了,只剩下声音,而这些声音无法在生命中产生意义。

    另外要提的就是,在这一篇里,蒋老师再次提到了儒家文化,特别是“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似乎影响了后世几千年,今天东方人大多说话少有表情,语言比较木讷,多少是有些关系的。似乎也是有些道理,也不尽然吧,毕竟单凭这一句话就影响整个民族的语言习惯,这样的逻辑是很难完全成立的,当然,同意蒋老师说的,“东西方对于语言的训练,没有绝对的好或不好,这是一个人如何去处理自己语言的问题”

    革命孤独篇

    这是特殊的孤独,看似遥远,其实,又和每个人都密切相关,尤其是年少轻狂时的我们,哪个不都是认为自己可以是那个改变时间的人,只是后来,我们被迫向生活低下了头。

    蒋勋老师将革命者定义为“某一种程度现实世界中的失败者”

    历史是由胜利者写下的,但是我们却看到了在乌江自刎的霸王,在汨罗江边自尽的屈原,还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荆轲,这些人物的形象,似乎是一种反讽,赢了天下却让对手流芳百世,感谢《史记》的司马迁,几乎是一己之力书写了影响整个民族的革命者们,而蒋老师解读到的正是这些人背后的孤独,也许,真实的历史人物并没有那么伟大,但是真相已经不重要的,革命,必然就是要有代价的,而只有勇敢面对生死的人,才有资格配得上那种革命者的孤独,那是一种至高境界的孤独,超脱生死的孤独又岂是平凡人所能理解的?

    我会把革命者视为一个怀抱梦想,而梦想在现世里无法完成的人。梦想越是无法完成,越具备诗的美学性,如果在现世里梦想就能实现,那么革命就会变成体质,变成其他的改革,而不再是革命。

    是不是革命,对于普通人来说,不重要,但是对于革命者来说,去挑战去变革就是他们的命,他们存在的意义,超脱现世的意义,本身就是美的,而美,往往就是孤独的。孤芳自赏。

    另一个孤独的革命者,秋瑾。

    《对酒》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古往今来,只此一人,在绍兴的那个街市口,曾经的血馒头,今天的纪念碑,我在网上搜了下纪念碑的照片,实在感受不到如《对酒》诗中的豪迈和革命者的美,也许,我们的民族自身就缺乏对孤独的美的感悟,我看不到一座完美体现秋瑾的美的雕像,凝固的孤独,那是一种怎样的美,怕是只能自己想象了,今天人啊,行色匆匆,利来利往,一眼千年。

    瞿秋白的诗,已然参透现世,人生足矣。

    《偶成》

    夕阳明灭乱山中,落叶寒泉听不穷。

    已忍伶俜十年事,心持半偈万缘空。

    暴力孤独篇

    现在的电影有两个分级的标准,一个是性与色情,一个是暴力,这两样是人类迈入文明的两大禁忌,也就是人类“想要又不敢要”的东西。而电影是人类偷窥或者满足自己暴力内在欲望的一扇窗,在这里,暴力合法化了,甚至上升到了暴力美学。

    经由教育、文化、媒体不断去压抑另外一个人或者一个族群,就是暴力。

    其实,正如蒋老师所说,我们经常都用不同的暴力形式对待人,除了打骂,对人的嘲讽、冷漠,甚至是对孩子的无原则的爱。

    非常赞同蒋老师的一句经典的话:

    暴力是很难检查的,因为暴力的形式会伪装成另一种情感,因为爱和暴力是两种极端,却可能同时出现,唯有认知到这一点,暴力美学才有可能触碰到更根本的问题。

    更根本的问题是什么?

    我的理解是,暴力作为人性的最原始的部分,骨子里面就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和行为,只不过,每个人的性格和成长的经历不同,赋予暴力的压抑或者释放方式不同,暴力的对象也不同,即便是对自己欲望的压抑,也是一种暴力,可以称之为自律,人都是向死而生的,真正陪伴自己一生的对手,只有自己的欲望,而欲望是可以驱使对外实施暴力的源头,需要时刻自省自己的欲望,这也就是蒋老师所说的,人性对“恶”有更充足的了解,才有“善”的发扬。

    思维孤独篇

    思维孤独,是蒋老师认为的六种孤独里最大的孤独。

    思维是什么?我们都有一个大脑,经由大脑去思考很多事情,去推论,推理,最后做判断,就是思维。

    蒋老师认为,在传统的儒家思想中,更多的是一种结论式的原则,是一个可以被封为信条的格言,人们只要照着做就行了,不需要思考。而希腊哲学却把推理和思辨作为了哲学的重要环节,这也是读希腊哲学的困惑,读了好几页还没有结论出现。蒋老师认为,思维最大的敌人大概就是结论了,任何一种结论,来的太快的时候,就会变成思维的敌人。

    读到这里,感慨颇多,现实中,大家常常都急功近利,能简单的绝不多浪费时间,没有耐心去进行思考,思维的过程就被简化了,反而是一些信条成为了做事指南,成为了流程或者惯例的“奴隶”。

    思辨的过程是什么?就是一个人在做周密的思考前,不会立刻下结论,他会从各种角度探讨,再从推论的过程中,整理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给孩子结论不见得不好,可是当结论太过急迫的时候,这个结论就失去了意义。

    话说回来,其实,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缺乏足够的独立思考的,而思考的人,就必须忍受孤独,忍受不被人理解甚至被指责,忍受缺少知己灵魂沟通,忍受目睹他人看不穿的荒谬,也许在人群中的时候,宁可自己是那个没看穿的人吧,否则就是一个格格不入的人了。

    孤独的同义词是出走,从群体、类别、规范里走出去,需要对自我很诚实,也需要非常大的勇气,才能走到群众外围,回看自身处境。

    回想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也是在不断被灌输各种道理和知识成长起来的,不思考的习惯甚至于在工作和生活中都简单粗暴的去处理一切事情,不肯接受自己认知以外的事物,渐渐的自己走进了一个死胡同里,真的要感谢一段跑步的经历,在跑步的时候,自己思考了很多事情,再后来,在一次辩论赛的经历让自己顿悟了很多道理,也发现了自己如井底之蛙,需要更多的读书思考并找到比照的评论来思辨,看看自己到底懂了多少,然后再放空自己去迎接下一本书。

    只有对立,没有思辨,都想把自己的声音变成唯一的声音,这是非常危险的事。

    什么是危险的事,不言而喻,而现实中,最终还是会有唯一的声音,只不过,我们真的需要守护每一个愿意发声的人的权力,否则没有思辨过的唯一的声音就真的危险了。

    每个时代都会有心的符号出现,可能一样,可能完全不同,而这就是思维的起点。

    蒋老师举的例子是凤飞飞和周杰伦,每一代年轻人都有自己的偶像,疯狂是一样的疯狂,叛逆是一样的叛逆,却是不同的对象和时代印记。审美也是一样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美的标准,非常赞同蒋老师所说的,如果要对审美进行思辨,首先要放下成见,就是自己原来的那个审美标准。成见,包括的是自己既有的知识,而知识本身是印记形成的观念,是思维的阻碍。

    物质的“空”较简单,心灵上的“空”恐怕是最难。你要让自己慢慢地从不怕孤独到享受孤独,之后才能慢慢达到那样的境界。

    慢,是达到思维孤独境界的节奏,更是一种方法,让自己说话慢下来,行动慢下来,对身边的观察慢下来,去思考说出去的话的后果,去思考欲速则不达的结果,去观察身边不曾发现的美,在慢下来的那一刻,时光仿佛静止,享受他人体会不到的惬意,这也就是一种自负的孤独感吧。

    伦理孤独篇

    读到最后,发现伦理孤独不同于前面的几种孤独,特别需要思考,正如蒋老师所说的,有些传统思想对于我们的影响太根深蒂固了,尤其是在伦理上千年来的延续做法,比如父子伦理,“百善孝为先”,即使父母是错的,作为晚辈必须要遵从,否则就是不孝。

    结合前面的五种孤独,就特别理解了蒋老师提到的期盼,“我一直期盼我们的社会能建立一个新的伦理,是以独立的个人为单位,先成为一个可以充分思考、完整的个人,再进而谈其他相对伦理的关系”。人,只有先成为人,拥有独立的人格,才是自我实现,否则就如同是伦理和制度的奴隶,或是工具,这里我想起了孔子的“君子不器”,姑且也算是儒家对独立人格的少有的一种支持吧。

    蒋老师谈到了一个概念,“心理学上的失踪”,特别启发,很多时候我们在意了身边的各种物质,特别是能给自己带来面子上荣光的奢侈品,可是却忽略了最值得珍惜的人,失踪,可以是实体的也是可以虚拟的,换个词,就是自私。

    失踪在电影里变成了另一种现象,其实人在,你却觉得他不在。例如一对貌合神离的夫妻,他们躺在同一张床上,对彼此而言却是失踪的状态。我们一直觉得被绑架才是失踪,可是如果你从不在意一个人,那么那个人对你而言不也是失踪了?

    伦理也是一种暴力,非常赞同,尤其是在传统文化中,以群体的利益压制个性,以辈分和年纪制定规则,特别是通过各种文化灌输来规范行为,蒋老师观察到了所谓的大团圆的结局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粉饰太平,经历苦难的大团圆固然让人感动,也会收获认同,但是哪有那么多圆满呢?甚至于很多大团圆的背后意味着个人的妥协和牺牲,毕竟让大众感动和满意的故事才是好的,谁又会去在意那个孤独的人呢?

    伦理孤独是当前社会最难走过的一环,也最不容易察觉,一方面是伦理本身有一个最大的掩护----爱,因为爱是无法对抗的,我们可以对抗恨,但是很难对抗爱。然后,个体孤独的健全就是要对抗不恰当的爱,将不恰当的爱做理性的分类纾解,才有可能保有孤独的空间。孤独空间不只是实质的空间,还包括心灵上的空间,即使是面对最亲最爱的人,都应该保有自己孤独的隐私。

    终于写完了《孤独六讲》的读书感悟,断断续续一周多才完成,没想到打了不少字,当然很多都是引用的蒋老师的金句,特别值得自己回味,最后自己想尝试用自己的理解整合下:

    孤独,原本是每个人的权利,但是在不同时代和社会环境中赋予了太多标签,而真正的开悟者,比如享受革命孤独的英雄们,独立于人群,享受的是思维孤独的快意,而毫不在意被现世抛弃的命运,因为他们生来就是照亮这个现世的,哪怕只有刹那的精彩,对于普通人来说,即使具备特立独行的条件,却不得不屈从于现世的伦理和快节奏的目的性沟通,更要面对自身的情欲,却又得不到发泄,只能在暴力美学中寻找慰藉,几十年后发现自己的心早已支离破碎,为了太多的责任和担当付出,却没有留给自己一点孤独的空间,听不到内心的声音,只有欲望和假象。

    最后引用蒋老师在序言中的一段话,收下这份寄语,开启和自己在一起的下半生。

    我想在一个城市的角落孤独坐着,看人来人往,看忙碌于生活中的众生,有片刻孤独,坐下来,为自己泡一杯茶,为自己按摩一下疲倦的肩膀,跟自己在一起,听自己内在的声音,做自己的朋友,更爱自己一点。你要足够完整,才能健康的去爱其他的人,去照顾和负担其他的人。

    孤独的核心价值是----跟自己在一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独来独往,读《孤独六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qcv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