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中国文化课》第三单元大道儒家、佛家、道家055中国文化的理

读书《中国文化课》第三单元大道儒家、佛家、道家055中国文化的理

作者: 放下皆得 | 来源:发表于2024-08-20 05:46 被阅读0次

055中国文化的理想人格

哲学和宗教在任何一种大文化里都具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崇高地位。

儒家所涉及的集体人格是君子,因此,君子之道也成了中国文化的思想重心。中国文化所涉及和追求的这种集体人格显然与其他民族很不一样,16世纪到中国来的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他暗中固守的仍然是西方的圣徒人格和绅士人格。与圣徒和绅士不同,中国文化的集体人格模式是君子。

除了利玛窦的圣徒人格和绅士人格外,还有酒神人格、日神人格、骑士人格、朝觐人格、灵修人格、浪人人格、牛仔人格等等,这些标识性的集体人格互相之间有着巨大的区别,很难通过学习和模仿全然融合,这是因为所有的集体人格皆如荣格所说,各有自己的故乡,从神话开始,埋藏着一个个遥远而深沉的梦,积淀成了一个个潜意识无意识的原型。

君子作为一种集体人格的雏形,古已有之,却又经过儒家的选择,阐释,提升,结果就成了一种人格理想。

儒家先谦恭地维护了君子的人格原型,又鲜明地输入了自己的人格设计,这种在原型和设计之间的平衡,贴合了多数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和文化选择。因此儒家也就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这种理想设计一旦产生中国文化的许许多多亮点,就都向那里滑动,集中灌注,融合。因此,君子二字包罗万象,非同小可,儒家学说的这一简洁概括就是君子之道。

这也就是说,人格在文化上收纳一切,沉淀一切,预示一切。

任何文化都是前人对后代的遗嘱,最好的遗嘱莫过于理想的预示后代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中国文化由儒家做了理想性的回答,做个君子。做个君子,也就是做个最合格最理想的中国人。

余秋雨一直认为中国文化没有沦丧的最终原因是君子未死,人格未溃。

中国文化的延续是君子人格的延续,中国文化的刚健是君子人格的刚健,中国文化的缺憾是君子人格的缺憾,中国文化的更新是君子人格的更新。

既然君子之道是中国文化的思想重心,那么古人心中的君子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余秋雨选出的君子之道有下面这九项:

一,君子怀德,

二,君子之德风

三,君子成人之美。

四,君子周而不比,

五,君子坦荡荡,

六,君子中庸,

七,君子有礼,

八,君子不器,

九,君子知耻。

相关文章

  • 20200606君子未死,人格未溃

    今天开始,进入《中国文化课》第三单元,“大道·儒家佛家道家”。 这一单元,使中国文化有了高尚灵魂,并与天地接通。大...

  • 随感 | 痴迷于《中国文化课》

    《中国文化课》一书,664页码,看入迷了,完全不想写文,今日只看书。 看到第三单元“大道.儒家佛家道家",了解和学...

  • 2022-03-16《中国文化课》-12

    今天开始看本书的第三单元,总标题是“大道•儒家佛家道家” 。任何文化,都是前人对后代的遗嘱。最好的遗嘱,莫过...

  • 佛、儒、道

    “儒家拿得起、佛家放得下、道家想得开”,三重境界,豁然开朗! 来自古韵国学 所谓道不远人、大道至简,作为中国文化三...

  • 儒释道文化离了心,还能构成“家”吗?

    在中国文化中,儒家、道家、佛家是中国文化的三条根。那么,中华心学就是儒释道文化的精髓。儒释道文化离了心,就构不成“...

  • 学儒家,你拿得起吗?信佛家,你放得下吗?仿道家,你想得开吗?

    人们常说:跟儒家学要拿得起,跟佛家学要放得下,跟道家学要想得开。 所谓道不远人、大道至简,作为中国文化三大支柱的儒...

  • 儒释道

    儒家讲天理、道家讲论道、佛家讲如法。 儒家讲入世、道家讲出世、佛家讲救世。 儒家讲天命、道家讲自然、佛家讲解脱。 ...

  • 2018-02-19

    儒家雅量,道家气量,佛家心量 中国文化的三大源流,是儒释道。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中国文化的精髓,毫无疑问是“道”。...

  • 輝大帥每日一句

    【每日一句】 中国文化的三大源流 是儒释道 万法归宗 天人合一 儒家雅量 道家气量 佛家心量 儒家中庸,得之可...

  • 二十学儒家四十学道家六十学佛家

    20岁学儒家,40岁学道家,60岁学佛家 尼古拉斯忆心 儒释道三家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底色。 20岁学儒家,40岁学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中国文化课》第三单元大道儒家、佛家、道家055中国文化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qfh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