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著名国际关系专家金灿荣教授曾经指出:近代中国和近代日本之所以走上了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就是因为日本接受和拥抱了现代工业化革命,而中国却拒绝了。
现在的中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革命,拥有世界上最齐全的工业门类,成了世界工厂。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中国自己能打败自己,没有任何人能够击败中国。
分割线—————————————————
1.相对来说,划分日本历史是比较容易的。公元1868年以前是日本古代史,公元1868年到1945年是日本近代史。
日本近代史的标志性事件就是1868年发生的明治维新。而中国在明治维新之前30多年的时候就已经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
对于中国近代史,大家了解的比较多,也比较充分。平时在上学读书的时候,课本上写的也比较详尽。今天咱们就从另一个角度来探讨一下日本明治维新为什么会成功,而同处在亚洲的中国却变法失败。
关于明治维新的性质,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比较主流的有三种:
第一种是天皇对幕府夺权;
第二种是资产阶级革命;
第三种是资产阶级改革。
关于第一种看法,在明治维新发生之初,我们中国清朝的统治集团就是那样认为的。觉得是天皇为了推翻幕府统治夺取实际控制权而发动的一场政变。
关于第三种看法,茶叔觉得在“倒幕”过程中发生了战争和流血牺牲,这样就不能够看作是资产阶级改革。
关于第二种看法,从资产阶级革命的角度来看的话,由于19世纪50年代德川幕府被迫和西方列强签订了诸多不平等条约,给日本民族和社会带来了灾难,成了不平等条约受害者的痛恨对象。
受到侵害的手工业者、下层武士和封建地主阶级因为自身利益受损而满腹怨气。“尊王攘夷派”和“倒幕派”就是以这些人为主体组成的。
插一句题外话:说到这里大家有没有很熟悉的感觉?有没有联想到我们中国“义和团”提出的“扶清灭洋”?
从全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潮流形势来看,参与暴力夺权的讨幕派的主要目标就是摧毁手握实权的封建统治者(幕府),推翻其封建统治,重组社会秩序。
列宁说过,“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革命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用暴力打碎旧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打碎那由于和新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而到一定的时机就要瓦解的上层建筑。”
从这段话我们就可以理解,革命就是一种暴力活动,就是要有流血牺牲。
今天看来,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有很大的偶然性,是在各方面时机和条件都不是很成熟的情况下发动并成功了的。
问题来了,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会成功,而我们中国的“洋务运动”会失败呢?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在茶叔看来,明治维新成功的主要因素是因为手握实权的德川幕府太弱势,没有一帮政治猛人压制造反的敌对势力。而我们中国有曾国藩、李鸿章、胡林翼、左宗棠等等晚清中兴名臣硬是凭借超强的个人能力将清朝的寿命又延长了几十年。
有点跑题了,回来再说日本。
长期和幕府关系不好的封建地方势力长州藩联合萨摩藩、肥前藩、土佐藩组成了倒幕派的主要力量。
前几篇提到的吉田松阴和他那帮著名的学生就是长州藩的。而吉田松阴就是被幕府大佬逼迫长州藩领主毛利交人后亲自下令处死的。
萨摩藩也很牛逼,有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和日本海军战神东乡平八郎等等牛人。(说句题外话,东乡平八郎的偶像是明朝的王阳明、汤姆·克鲁斯参演的电影《最后的武士》里说的就是西乡隆盛的故事。)
明治维新以后,长州藩逐渐把持了陆军,萨摩藩逐渐把持了海军——“长州藩的陆军,萨摩藩的海军”的说法就来源于此。(后来二战中日本陆军和海军的内部争斗从这时起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当然,这种由下级武士牵头倒逼上层引发的革命形式也成了后来日本军队下级军官贸然采取行动逼迫上级接受既成事实的“下克上”的一种特色、同时也成为后来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发动一系列军事冒险的遗传基因——成了后来天皇与大臣进行权利角斗、争夺对军队控制权的活动中的工具。
从日本历史上看,明治维新是成功的。天皇在1870年2月专门成立了工部省,在大约20年以后的1890年代就完成了初步的资本主义工业化。
茶叔按:这也是现在很多人认为的中日甲午战争已经是工业化的日本与农业化的清朝之间的战争,中国的失败是必然的。
没办法,国家的实力已经出现了大逆转,整个腐败的清朝官僚阶层成了中国变法改革的最大阻力。
想当年蒋经国去苏联代表蒋介石同斯大林谈判。想要拿回外蒙古的统治权。斯大林明确拒绝了蒋经国:要统一也是外蒙古统一内蒙古。一下子就把蒋经国给噎住了。
没办法,还是国力不行。
斯大林对蒋经国说:如果没有外蒙古做缓冲,你们中国用不了20年就能变成一个强大国家,那时候就一定会来侵略我们,所以外蒙古一定要独立。
(看看我们改革开放几十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斯大林真是一个目光如炬的伟大人物。)
谋求外蒙古作为中苏之间的战略缓冲区是斯大林人生当中想要完成并且做到了的几个重要目标之一。这位铁血强人几句话把蒋经国打发回了老家。
2.说点题外话,回头看看我们中国。(茶叔跑题就跑题吧,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
大家普遍认为我们中国近代屈辱史是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的。对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有很多种解释,比较靠谱的一种就是因为我们中国对英国的贸易顺差太大了,然后英国感到不满,在经过一系列的磋商谈判和勾心斗角之后,英国发动了战争,我们中国战败。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中国没能深刻吸取这次失败的教训,导致了后来一连串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也导致了我们中国近代的百年屈辱史。
鸦片这种毒品从我们中国赚走了大量真金白银不说,还让国民体质受到了严重损害,也使清朝统治者感觉到了一定要禁止鸦片贸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于是就发生了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代表的激烈反抗行为,而从鸦片贸易中获取巨额利益的英国决定出兵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继而引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这样看起来世界上的所有战争都是为了钱。)
发生于1856年到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可以看作是清朝反抗列强的一次努力和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在这次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慈禧太后仓皇出逃西安。
与此同时爆发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太平天国起义。
这场爆发于1851年至1864年的农民起义,几乎把战火烧遍了半个中国。据后人统计,太平天国运动使当时的中国丧失了约1亿人口,江南富庶之地沦为争战场。
客观的说,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加速了清朝的覆灭。
从这个角度讲,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运动的出现,清朝就不会那么快灭亡,也不会出现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胡林翼为代表的汉族军事集团。更不会有袁世凯及其手下的冯国璋、段祺瑞、曹锟、黎元洪等北洋军阀派系的出现,也不会有后来的北伐战争。
从这个意义上说,太平天国运动的出现,深刻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直到新中国成立才结束。
3.1860年代,太平天国的一支部队进入了陕西境内,当地的清朝官员组织官军和民兵一起对抗太平天国义军。
当时官方号召的回民组成的民兵组织也因为太平天国军队从陕西的退出而自行解散。
后来,在众多矛盾叠加之下的陕西在1862年酿成了大规模动乱,也就是所谓的“同治回乱”。后人也有称这件事情为回民起义的,实际上就是因为清朝官僚集团的腐败统治激起了严重的民族矛盾。
清朝入关以来,对各个民族的统治手段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清朝和蒙古诸部一直是以联姻的方式维系着亲密的关系,皇帝的皇后基本上都是从蒙古诸部选出来的。
清朝统治者通过这种联姻的方式加强满族和蒙古诸部的联系。为了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清廷对待汉族和回族的政策也不一样。
我们80后的中学历史课本上都有左宗棠抬着棺材收复新疆的内容。但左宗棠出兵的主要原因却没有交代。
左宗棠收复新疆之前,主要任务是平定捻军起义和以马化龙、白彦虎为首的回民起义。
比如说曾经对我们红军西路军造成严重损失的西北马步芳部队,最早是隶属于西北军的。在他们发现冯玉祥和阎锡山在对蒋介石的“中原大战”中失利的时候,马上背叛了冯玉祥投靠蒋介石。
马步芳的祖父马海宴就是当年追随马化龙和白彦虎造反的回族起义首领之一。马化龙在被清军追杀的山穷水尽后,投降了左宗棠。但左宗棠觉得这个人反复无常,下令杀掉。
白彦虎兵败后向西溃逃。于1874年流窜入新疆与英帝国主义扶持的浩罕国阿古柏势力合流。新疆的维吾尔族群众不满于阿古柏的残酷统治,积极配合清军作战。在左宗棠击败阿古柏之后,白彦虎于1877年进入俄罗斯控制下的中亚地区。
当时的英帝国主义和沙俄对新疆虎视眈眈、彼此敌对,沙俄想借助白彦虎来牵制清朝,于是就收容了白彦虎及其属下,并且接受了白彦虎提出的不能从他的部族中征兵替俄军作战的要求。
这些起义都严重的冲击了清朝的统治。
(既然跑偏了,就跑得更远点)——
再说一个小故事,具体细节记不清了:
还有一个猛人,我记不得他名字了,反正就是西北诸马的祖父之流。他一开始向左宗棠提出投降的要求,被左宗棠拒绝了。
然后他命令自己的一个儿子带领几百人,每人扛一根木头突入清军大阵,在清军大阵的中心地区把木头钉入地下做成防护墙,坚持数日之久、死战不退,以示必死之志。
这个举动大大震惊了左宗棠。他接受了这个回族首领的投降请求,答应在自己的大帐里接受他的投降。
这位老先生让人把他和他儿子捆好之后,赤膊徒步进入左宗棠营帐。左宗棠有感于他的诚意,命令手下减去束缚,赐衣赐坐。
谈话间问起这次回民起义的原因。老先生说了四个字:“官逼民反”。
后来左宗棠命令他率领自己的回民部队去镇压和讨伐那些不愿意归降的其他回民起义军队,然后在战争中由于军功老先生被提升到了较高的领导地位,再然后就慢慢形成了民国时期的“西北五马”统治宁夏甘肃青海一带的这么一种事实上的军事割据状态。
直到新中国成立前期,被我英勇的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所彻底击败。
当然,1897年爆发的义和团运动也给了风雨飘摇中的大清帝国一记重拳。限于篇幅,这个话题恐怕得以后再说了。
(茶叔原创作品,严禁任何形式的抄袭和音视频的转换,违者必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