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酒,你有故事吗?”这句话,曾经火遍全网。它道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文化征候。
每一个人,都希望窥探他人的故事,同时希望分享自己知道的故事。
从他人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增进了对他人的了解,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我们与故事中的他人共鸣、共情。
而我们那么渴望讲故事,则是因为本能。
但是,不是谁都能把故事讲得引人入胜的。
学会讲故事,不光是文字工作者、音视频工作者的需要,也是所有职场人、企业家的需要。它可以说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底层能力。
而我,也一直在寻找好故事的秘密。
看了许多写作书籍后,最近我遇上了一本让我非常惊喜的书——《南方周末写作课》,堪称是任何人看了都想私藏的“武林秘笈”。
这是南方周末首次公开给大众的写作书,由七位一流的特稿作者亲授,拆解了80余个真实故事写作案例,内容包括了如何选题、如何搭结构、如何获取线索、如何提升叙事的质感、如何呈现细节等等。
可能你也看过一些外国人写的写作书,你会觉得在时空上,离我们比较远,实操性也不强。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写书的人是国内一流的特稿作者,有着非常丰富的实战经验,他们结合案例,特别真诚地分享自己的私家秘籍,绝无大路货。
它为我们提供了提高写作和沟通能力的不二法门。文字工作者可以学习到专业技能,职场人也可以学习到商务沟通、谈判、演讲、文字交流和日常交流。
书里的许多内容,还是蛮让我有“醍醐灌顶”的感觉的。
一、用细节提高文章的质感
大家都看过一篇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看了这首曲,你是不是马上就有画面感了?这就是好的细节。
R:好的细节就是能让文字瞬间在读者是脑海里形成画面感,引起读者是对生活经验的共鸣,从而引发人类共通的情感。P109
举个例子,如果有人说,“房子里有一群苍蝇在飞”,你可能是不会相信的。但如果说:“有5只黑色的苍蝇在褐色的房粱上飞来飞去,有3只还碰得晕头转向。”
你是不是不仅有了画面感,还感觉他说得有点真实?
因此,写细节是很重要了,有了细节,就能让人们更容易相信你说的是真的。正如作家马尔克斯所说:作家面临的问题是可信性,而细节能帮你让别人相信。
那我们怎么提高写细节的能力呢?
在我们日常的写作训练中,我们可以做一个这样的练习:
1、找一个简单的句子。
2、给它增添细节。
3、继续增添细节,看看可以把这个句子续到多长。
当然,在实际写作中,不是什么细节都要写,和要表达的主题相关性比较弱的,不写;和描绘的人和事不够贴近的,不写;老套的,不写。
同时,不同重要性的素材,要分配不同颗粒度的细节,否则轻重都一样,就没有节奏感了。
二、找对语感很重要
写文章,其实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找感觉,找语感。
正如王天挺所说:
R:我自己有这样的习惯,如果要写快速概述的文章,我就会翻一下《光荣与梦想》和特立斯的作品;如果要写的是缓慢的体验式文章,我就会提前看一下何伟的书;如果要写访谈类文章,我就会看看《巴黎评论》。我这样做的目的都是寻找语感,营造氛围,从而提升故事的质感。——P117
有针对性地阅读他人的作品,能让我们找到适合自己作品的节奏,当我们把握好了叙述的节奏,文章就会更有质感了。
具体的做法是:
1、明确自己写的是哪类文章,需要怎么样的节奏。
2、按照所需要的节奏去阅读一些他人的作品,找到语感。
3、开始写作。
三、多读小说、多看电影
在这本《南方周末写作课》里,几位不同时期人中国一流的故事写作者,都提了同一个建议:多看小说、电影。
R:你如果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特稿作者,可以多读小说,多看美剧和电影。讲故事的能力是相通的,特稿叙事的很多方法可以从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得到借鉴。——P196
说真的,我以前也知道看电影和小说对于写作而言很重要,但是却不知道为什么重要;同时,也不知道应该怎么选择电影和小说来看。
这本书的多位作者,为我们推荐了相关的书单、影单和特稿单,还告诉了我们如何从中学习,这解决了我的难题。
首先,我们可以按图索骥,根据书中的推荐,来对文学和艺术作品进行学习。
其次,我们可以根据书中提供的方法,去比照这些作品,让理论和实践更为合一。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拆解文学作品,学习到各位大师的洞见、叙事方法,提高文学素养。
以上,只是我觉得比较有感触的一些点。书中还有大量的“宝藏”,让我爱不释手。
感谢南方周末,出版了如此有用的一本写作书,它让“秘密不再是秘密”,而成为每个人有机会掌握的技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