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历史的缝隙(1) 范质为什么“不请谥、不刻墓碑”

历史的缝隙(1) 范质为什么“不请谥、不刻墓碑”

作者: 小黄杨树 | 来源:发表于2023-09-21 11:27 被阅读0次

    历史的缝隙(1)

    范质为什么“不请谥、不刻墓碑”

    题记:

          福建罗源人陈善说,读书人要有一双像月亮一样的眼睛,所有的缝隙都要照到——

            “但恨世人未能读书眼如月,隙罅靡不照也。”

            读历史,尤其如此,尽管历史经过了无数的伪装,但它终究会有破绽。我们读历史,就是要像月光一样,照亮所有的缝隙。让我们一起发现历史的“隐衷”,享受发现真相的快乐,感受古代写史之人的智慧,向历史的真相无限迈进吧。

          范质五代后周宰相、顾命大臣,北宋开国由周入宋的名臣。

            宋太祖赵匡胤评价他说:“朕闻范质止有居第,不事生产,真宰相也。”

            宋太宗赵光义后来评价范质时说他“宰辅中能循规矩、慎名器、持廉节,无出质右者……”

          这样一位“真宰相”却立下遗嘱:“不请谥、不刻墓碑”,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从宋太宗对范质完整的评价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宋太宗在评价范质时还说了一句话——“但欠世宗一死,为可惜尔。”

          不请谥、不刻墓碑,这是范质自己说的。

            欠世宗一死,这是赵光义说的。

            两句话对在一起,范质的遗嘱就有了答案。

            那么,范质怎么就欠世宗一死?

            赵匡胤自导自演了“陈桥兵变”的大戏,在“黄袍加身”后风风光光地回到了京城。但他还要经过一关,得后周的顾命大臣范质等人俯首称臣才行。此时,范质正在官署吃饭,见到范质,赵匡胤痛哭流涕,用简短的语言讲述了自己被逼无奈黄袍加身的经过。

          “当天晚上,我喝多了(率大军出征,主帅竟然醉酒,鬼才信呢),正在大帐中睡觉,对外边的事一无所知……”一副委屈的样子。

          “都是手下这些人,非逼我不可。”

            还没等范质接话,军校罗彦瓌已拿着大刀上前,一把揪住范的衣领,威逼道;“我辈无主,今日须得天子。”

          一句话,即震慑了范质,又证明了赵匡胤的谎言:“是他们逼我的”,就像他们逼你一样。范质当然没有选择,于是跪下了他高贵的双膝。从此,一老本实地为赵匡胤效力。

            按照赵光义的逻辑,此时此刻,他应该夺过罗彦瓌的兵刃自杀,这样才对得起周世宗。可是,作为周世宗的部将,赵匡胤明目张胆夺了后周的江山,他岂止欠世宗一死?而由后周入宋的文臣武将不计其数,他们不欠世宗一死吗?何以惟有范质欠世宗一死。

          范质是后周的宰相、顾命大臣,对后周的事了如指掌,对赵匡胤的事了如指掌,这恐怕才是赵匡胤等人希望范质一死了之的重要原因。而死,当然最好是自杀。

          没有办法,这就是历史,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故事。可喜的是,赵匡胤还能撒谎,说明他还有羞耻感,还不至于公开像强盗那样明火执杖去抢劫,这也许是历史不幸中的万幸。而范质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赵家人是怎么想的,他就像活着时一样,死了也要配合。不然,这谥是什么好,忠吗?对不起后周,赵家也不会给他这个谥。不忠,他对赵家尽心尽力。这墓志又该怎样写呢?

          在这个历史的缝隙中,我看到了皇权的虚伪,也看到了皇权下臣民的可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的缝隙(1) 范质为什么“不请谥、不刻墓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qhz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