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唐宋八大家,名气自然不必说,大家耳熟能详,只是我们背诵的时候,时常忘记一人……考试时甚至因为他丢分。
而这个最容易忘记之人,正是曾巩!
韩愈,柳宗元大家能讲出一些诗或者文章来,比如《师说》、《捕蛇者说》。欧阳修、王安石做官不用说,文章更是一流。苏洵、苏澈名气稍弱,但是苏澈同样做过副宰相,何况还有一个光芒四射的儿子或者兄长—苏轼。唯独曾巩想不起来到底有些什么。
快四十岁中进士,似乎平平淡淡,没有特别之处。但是当知晓同年家中四兄弟偕两女婿共六人,参加科考全部中进士,震撼不已,而这些多少都与曾巩有关。尔后几次的科考,亦有曾氏子弟中进士。
另外一事便是,其他人几乎都是走科场之后才声名鹊起,而曾巩还是一介平民时便受欧阳修等人推崇。文章四处传阅,读者甚多。
朱子特别推崇,在以后的科考中曾巩的文章思想有着绝对的优势,被视为儒家的典范。不过正因如此,后面还是受到了影响。
当然还有很多事情,只是一时来不及补充,比如一人撑起家中重担…
王安石说:“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苏轼认为:“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朱熹也推崇他“予读曾氏书,未尝不掩卷废书而叹,何世之知公浅也。”
为此专门买了本曾巩文集,但是因为时间,一直没有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