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瓦尔登湖》,还是在一本字帖上,节选的几段话,还记得第一句是:“我们为什么要生活得如此匆忙,如此浪费生命呢?我们还不如在挨饿之前干脆饿死就得了。”
毫无疑问,这是金句,更能领会作者需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但接下来,作者那天马行空的思想表达,读起来便有些晕晕然,甚至不知所云。如:“及时缝上一针,日后省缝九针,可是今天他们就缝了一千针,只是为了省缝明日的九针。”知识广度有限,真不知是什么意思。接下来,作者举例,说人们尽管再忙,听到钟楼的像火警一样的钟声,便会扔下手头的活,兴致勃勃跑来作壁上观。如此种种,只言片语的《瓦尔登湖》,我有些不知所云。
后来,不知道怎么动了心思,网购了这本书,也许是在其他看过的书中提到过,或是听樊登讲书时,提到过,有些好奇,这么多人推荐,应该是本好书吧!
到目前为止,这本书囫囵吞枣,也算是完整看了一遍,后来,又陆陆续续零散地读过其中的章节。哦,对了,在读《生活的哲学》上,提到过梭罗,提到他的《瓦尔登湖》,梭罗是犬儒主义的实践者,还知道吧斯多葛学派。
作者梭罗在瓦尔登湖畔,一个人独自生活了两年零两个月,这本书就是他在这期间的经历,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所悟,表达出的身心感受,用当下时髦的话来说,就是他的三观。他倡导一种简朴生活,人只要赚足生存所需要的热量就够了,接下来,就应该把大量的时间精力,投身于精神世界的追求。而现实世界中,人们却为了无休止地获得重复的热量,为自己量身打造了一副金质的手铐脚铐。我们生而为人,却没有去做更多人的事,而是把无比珍贵的生命,浪费在了人的动物性层面追求上。
人们往往被自己所束缚,被外在物质所束缚,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一辈子便成为物质的奴隶。
更可怕的是,人们除了被物质所束缚,思想束缚更为严重。我们或成为“怨天忧人”的奴隶,或成为“听天由命”的奴隶,或成为这个世界上的“实验小白鼠”。
“人生的真谛是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活着,当我们用教义问答的方式试着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时,看起来好像真的如此:人们之所以选择这种通常的生活方式,是因为和其他方式相比,这种更加令人满意。他们总是诚恳地认定:再也没有其他的道路可以选择了。”成为一种思想的奴隶,是如此的可怕,就如狂热的宗教徒,他可以飞蛾扑火,便成为了这种思想的牺牲品。
作者所认为的人类理想的生活,他如此描绘:“他在得到了这些生活必需品之后,就会要求另外一些别的东西,而不仅仅守着这些没用的废物——他要摆脱平庸生活的假期开始了,现在他要探险、体验生活了。”是啊,我们难道不应该去摆脱这种平庸生活吗?
诚如梭罗所说:我要摆脱平庸的生活,我要去探险,我要去体验从没体验过的生活,我要去读万卷书,更要去独自旅行,去把地球上,那么多神奇的地方,尽最大努力去多看看,多走走,不是走马观花式的,而是独自沉浸式的,再把这种经历体验,用真诚的文字记录下来,倡导一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理想。
这便是我读《瓦尔登湖》一点粗浅的认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