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传习录》阅读感悟66-95

《传习录》阅读感悟66-95

作者: 小连Lois | 来源:发表于2022-12-22 17:28 被阅读0次

    六六

    人需要不停地怀疑和追问,才能得到天理。这天理是与时俱进的,不是大家耳熟能详、不言自明的从前的真理。你站在岔路口,一门心思琢磨这条路该怎么走,可就是寸步不移,这对于走这条路毫无帮助,必须即走即问,即问即走。若想搞清楚一些事,就必须去行动,就如走路,先走起来再说,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自然要问,这就是知行合一。

    六七

    年王阳明说,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这个知心,即是用心。我们常常会被一些外表华丽的东西蒙骗,原因就在于,我们从来没有用心去了解华丽外表的本质。正如我们从来不想去了解生活的本质,却把生活中的诸多外在的装饰(房子、车子、容貌)当作本质。其实,生活的本质只有一个,那就是心安。心外无道,一切道都在心里。

    六八

    人要根据自己的才能去成就事业,才能有所作为。人只要在心上用功,不必局限自己。遇到什么事就用心来做这件事,这才是真正的讲究。不为具体的才能所束缚,就是不要把自己所谓的优势当成真理,必要时,要放弃自己的优势。不能执,万不可先给自己设定人生规则,一旦时间和空间发生转变,你所坚持的规则和你所拥有的优势,就成了扼杀你的毒药。心外无理,一切天理都在心内,所以根本不必去准备讲究,只要心光明,遇其事,就有其理。

    六九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一口深而有源头的井,但是很多人不在这口井上用功,非要到处去挖各种各样无源头的水塘。水塘固然能暂时解决问题,但它并不长久。很多人有了烦心事,不在心上用功,从解决这个烦心事,而是去借酒浇愁,或者颓废地生活一段时间,这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态度。学问是什么?学问的第一法门,就是要认定,成败皆在我身,和其他无关,就是要认定自己是个能量源,能解决人生中所遇到的所有问题,通过调节自己的情欲和遵循人性,无往而不利。情欲和人性都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不需要靠外物来加持,唯有如此认识,学问才有所增长,而不是毫无根基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我们要做有源之水,这有源之水就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千万别做无源之水,这无源之水就是那些能暂时缓解我们痛苦,使我们推迟解决问题的特别坏的外物。

    七十

    人刚睁开眼,大脑还未正常运转,心没有与外物接触,还处在无善无恶的境界,这个时候我们每个人的心,是清明平和的,如同神仙、圣人一样。但当我们的大脑开始运转,心与外物开始接触,很多人的烦恼就来了。倘若我们在与外物接触时,仍能保持清明平和的心态,这一天的时间中我们就永远处于伏羲之世、尧舜之世。人醒来,保持清明平和的心容易,但一和外物接触,若还想保持就难了。而这种难,正是我们修心的帮手。

    七一

    天下万物千千万,我们只找自己最应该视听言动的那些,除此而外,一切物都不在我们心内。心外无物的提出,目的有二:一、要我们专注于天理,做正确的事,把事情做正确。二、人的一生精力有限,在你喜欢擅长的物上竭尽全力,这就是成功之道。

    七二

    尽管我们常常用判断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但最终能否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意志,而不是才智。我们在善念和恶念上的态度,决定了我们将来的人生。善念萌发,不去扩充,等于没有善;恶念萌动,不去遏制制,就真的成了恶。归根结底还是要去行动,在行动上见真章,不要小看了对待善念恶念的态度。意志力,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善恶的分辨与行动,最灵魂的表现也是如此。知道了善恶,并以行动确定,你就是个圣人了。

    七三

    我们平时的“闲思杂虑”并非是闲的、杂的,而是有所指的。王阳明之所以说闲思杂念也属于私欲,因为闲思杂虑只存在于我们脑海中,还没有被实现。一定要根除闲思杂虑,唯一的办法就是把那些影响闲思杂虑的私欲给克掉。而这些私欲,就是名利之心。少点名利之心,心上就会很清淡,就能专注于任何事,并取得成效。这叫釜底抽薪,是解决闲思杂虑的根本之道。

    七四

    志向和气度就是同一的东西,没有谁先谁后的问题。言谈举止和气度都是内心、志向的外在表现。只是言谈举止更为具体,而气度更为抽象。内心呢?是抽象,还是具体?心即理,理可以解决具体问题,但每一个理不可能只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所以内心作为本性事物,可以直接地和作为实存事物的气度发生相互映射。无所谓谁先谁后的问题:这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重要内容之一。

    七五

    在什么位置就把这个位置的事做好,这就是真圣人。有些人接地气,是知行合一;有些人不接地气,也是知行合一。至于贤人,就要按能力来做事为人,绝对不能把自己抬到高不可攀的地步,贤人接地气,就是致良知。一旦想脱离自己的位置,就是伪。为何要脱离?恐怕不是公心,必是私意。圣人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所以不接地气;贤人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所以接地气,这样世界就和谐了。

    七六

    以心管心,不靠外力,这就是慎独。无论是程颐还是李侗,说的都是同一件事:我们一定要在情感“未发之前”谨慎审视,以中正为手段,唯有如此,才能在情感发出去之后符合天理,符合良知。

    七七

    天理=去掉人欲=中=不偏不倚;人欲=去掉天理=不中=偏倚。我们人心中,要么全是天理,要么全是人欲。

    七八

    因为颜回有一种别人所没有的精神:探索、实验,亲身去修行、去体悟。探索,就是拥有好奇心以及怀疑的精神;实验,则是验证,用自己的身心去验证。拥有了这些基本特质,离圣人就不远了。不停地渴求才会去追求,追求得越深入,就越明白,真正的大道就是要不停地渴求、追求。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渴求,追求,见道,感觉没有见道,渴求、追求,见道,感觉没有见道.....

    七九

    人在做任何事情时,绝对不只是简单地动手动脑动心,而是整个身体全部开动。身心意知物,全部到齐,整个流程不能缺少任何一环,事情才可成。

    八十

    只有关注好当下、掌控好当下,才能掌控好未来。如何关注当下,这需要你学习。学习的方式就是时刻存养本心,存养本心就是听凭良知。当下所能掌控的任何事,都以良知为指导,能致良知,这就是圣人了。因为圣人的基本要素之一,就是能关注和掌控当下。

    八一

    如何使自己讲话时不要颠三倒四?这只能在心上下功夫。存养心,就是要让内心强大,高度自信,时刻训练能使自己在社会上生存下来的技能,内心宁静而不受外部欲望的吸引。人有技能在身,就会高度自信,内心平静,就能快速冷静地观察出事物的本质,找到这一本质,则能迅速解决问题。

    八二

    如果能做到对任何事不动心,那就能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王阳明心学讲究心外什么都没有,该看的看,不该看的不看。在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做到这一点很难。所以,想达到心自然不动的境界很难。正因为难,我们才需要去修养德行,以良知作为行为坐标,一切都听良知的,尽力做到,凡事不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八三

    先生说:“万事万物呈现在心中的时候,就是寂然无我;而当达到了寂然无我的境界时,万事万物也会呈现在心中。冲漠无朕是‘惟一’的父亲;万象森然是‘惟精'的母亲。‘惟精’中有‘惟一’,‘惟一’中有‘惟精’。”先生说:“心外无物,就好像我的心中产生了孝敬父母的意念,那么孝敬父母就是事物。”

    八四

    做任何事,发心,也就是你的念头,非常重要。念头要绝对正,唯有这样,你所做的事才具备伟大意义。对于伟大之事,人人都会用心去做,一旦用心,天下万事皆可成。心外什么都没有,是一种提醒甚至是警告。人类之所以迷惑痛苦,就是因为把很多不属于你心内的事情拿进了心内,导致了心外什么都有。心外之物永远是别人的,只有你肯用心的东西,才是你的,那才是你的心内之物。王阳明说心外无物,其实是告诉我们,关注那些让你心安的物,而不是让你心生不悦的物。

    八五

    格物,格是正,物是事,格物就是在事情上正念头。向外延伸就是,格物=存天理去人欲=为善去恶=行动=在每一件事上都正念头。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心是具足的,这也是他龙场悟道得出的“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何为吾性自足?第一,我们的人心是圆满的,无论是人性还是七情六欲都符合天理,所以,我们在心中就能通过对人性的把握和对情欲的调和,使自己达到圣人境界;第二,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个良知,它能判定是非善恶,只要依良知而行,何必向心外求取。

    八六

    阳明心学所说的格物,格是正,物是事,格物就是在事情上正念头。

    八七

    向外延伸就是,格物=存天理去人欲=为善去恶=行动=在每一件事上都正念头。格物不分场合、不分动静,一天二十四小时都要格物。

    八八

    动和静是自动自发产生的,不动就是静,不静就是动,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当你说一件事物是动的时候,它肯定静过,否则,你就不可能称它为动;当你说一件事物是静的时候,它肯定动过,否则,你也不能称它为静。

    八九

    格物致知的关键点就是诚意。所谓诚意,就是真诚无欺地对待自己的念头,做到这一点,后面的正心、修身就没有问题了。阳明心学是行动哲学,没有了行动,一切都是虚无。所以无论是格物、诚意,还是正心,最终都要把事情呈现出来。

    九十

    阳明心学的“明德”就是良知,“明明德”就是致良知,之前的“格物”到“平天下”都只是致良知的具体展开。

    九一

    但只谈致良知,不谈亲民,只有美德,却不能把美德呈现到事物上去,那就不是明明德。阳明心学,把所有看似没有关系,甚至是水火不容的两样事物全部合一,心理合一、知行合一、天理人欲合一、明明德亲民合一。他只是告诉人们,一切问题,破开复杂形式和缠绕于上面的各种迷雾,都只是一个问题,那就是心的问题,就是知行合一的问题。心搞明白了,真心实意地致良知,就解决了一切问题。

    九二

    王阳明心学的“格物”,是在事情上正念头。但为什么很多人都做不到呢?有时候明明念头是对的,却不肯去按这念头行动;有时候念头根本就正不过来,反而成了坏念头。

    九三

    所谓知止,即是知道人生所追求的一切,都止于我们内心。也就是说,我们心中有个良知,听心上良知的命令,就能解决一切问题,不需要去外求。知道了止后,你心中就有定见:不需要去外求,只关注自己的心,听本心的,而且要明白,本心无所不能。如此一来,你就有了高度自信,志向和意志全部确立了。这就是定。志向和意志确立了,又有了高度自信,你就会不受外界干扰,内心平静。这就是静。静之后,就会感到心安。心安之后,你会发现心安的原因是我们在关注内心的良知,你更会发现,一切按照良知来,就能在考虑和做任何事情时都心想事成,就是能虑能得了。止、定、静、安、虑、得。而“虑”和“得”就是格物的方法和结果,能虑必能得,格物必精准。

    九四

    要想博爱,第一要务就是爱自己和身边的亲人,从此慢慢铺展出去,渐渐去爱别人。搞不清轻重缓急,就不是良知,更不是博爱,只能是傻或者别有用心。

    九五

    天理是什么?王阳明认为,它就是我们人类为人处世时所依凭的一个心安的坐标系。为人处世,心安就是天理,心不安就不是天理。他一直强调:心即理。就是说,所有的天理和道理都在我们每个人类的心里,而不在心外,因为所有天理、道理都是我们人类自己用心创造的,而不是外星人和神仙提前创造好的。失了天理就是私心,就是人欲。其表现特征就是心的安与不安。你追逐私欲太频太多,就会感到心不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阅读感悟66-9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qnv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