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感遇》赏析

《感遇》赏析

作者: 西南伪文青 | 来源:发表于2017-12-10 18:12 被阅读0次

    托物言志,是我国古典诗词中被广泛运用的一种写作手法。诗人选取某一事物,通过对其形象的描摹,展现该事物的某种精神品质。这一事物形象,往往是作者自己人格精神的化身,或者寄托着某种作者所歌颂的美好品质。

      《感遇》其一: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一二句,描写兰桂枝叶茂盛、花朵洁白明亮的特点,给人一种雅洁、明媚的感觉。表现出兰桂美好高雅的特点。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意思是,有谁知道栖居林间的人,在风中闻到兰桂的芬芳,于是坐下来,欣赏他,感到很高兴。这里“林栖者”,显然是作者自指。谁知,意思是无人知,这说明了兰桂的寂寞,高雅却无人赏识。诗人被兰桂的芬芳所吸引,欣赏他,赞美他,他是兰桂的知己。其实,至此可以明白,诗人与兰桂其实是惺惺相惜的,同病相怜的。诗人志向远大,才华横溢,品行美好,就去兰桂一样,可是,又有谁能赏识自己呢?

但是,作者并没有未必而自怨自艾。相反,他表现得乐观豁达。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草木芬芳,不是有意希求美人的欣赏,采折,而是自己本性使然。即便没有人赏识,她也照样如此。她不会因为别人而改变自己,也不会刻意为迎合别人。

综合之,赞美了兰桂本性美好,不有意求人欣赏,不屈意逢迎的高洁品质。托物言志,以物喻人,表达了自己坚持高洁品质,不因被贬谪而改变气节的坚定志向,同事也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感慨。

   

相关文章

  • 《感遇》赏析

    托物言志,是我国古典诗词中被广泛运用的一种写作手法。诗人选取某一事物,通过对其形象的描摹,展现该事物的某种精...

  • 《感遇》赏析

    张九岭(673--740)字子寿,又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七岁能文,被张说誉为“后出词人之冠”。武则天...

  • 《感遇》赏析

    张九龄,生于公元678年,唐朝开元年间名相,同时他也是著名的诗人。最为著名的作品当然是《望月怀远》中的名句“海上生...

  • 张九龄《感遇.其一》英汉双语赏析

    张九龄《感遇.其一》英汉双语赏析 感遇.其一 【唐】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

  • 《感遇》其一赏析

    《感遇》其一赏析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 赏析《感遇二首》

    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 欣欣此中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

  • 2017-12-04

    感遇父母之恩,人之出世坠地之时。 感遇春风之恩,人之暖风沐浴之时。 感遇夏日之恩,人之红日垂涎之时。 感遇秋叶之恩...

  • 张九龄 《感遇·其一》

    张九龄 《感遇·其一》 韵译赏析 作者: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

  • 张九龄《感遇》诗赏析

    开元末期唐玄宗,怠于朝政溺色声。 宠任奸相李林甫,牛客山者好逢迎。 牛、李结伙排异己,贬斥前任张九龄。 迁官荆州任...

  •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感遇(其四) 几天前与大家分享了诗人张九龄的诗作《感遇十二首》其二。 今天分享诗人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四,因为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感遇》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qpv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