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赏析

作者: 傲世万年雪 | 来源:发表于2019-03-16 22:11 被阅读0次

张九龄,生于公元678年,唐朝开元年间名相,同时他也是著名的诗人。最为著名的作品当然是《望月怀远》中的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流传至今,其实张九龄还有很多好的诗句,今天我们不讲这首《望月怀远》,我们讲一下他的《感遇》其一

感遇·其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其诗歌的大意是春天的兰花枝叶青翠茂盛,秋天里的桂花皎白清洁。世间的花草生机勃勃,自然的顺应了这个季节。谁知道树林中的隐士,闻到花香而喜悦。一草一木都有他的天性,怎会乞求他人的折赏呢。

诗中提到了春兰和秋桂,这是两种高雅的植物,兰桂相对,兰枝叶茂盛,桂花皎洁。兰桂之神韵,自荣而不媚人,独立而不媚世。最后以“何求美人折”收尾,其实意思已经很明显,就是托物于人。

此诗写于开元二十四年后,当时的写作背景是张九龄得罪唐玄宗宠臣李林甫,被贬为荆州刺史后所作。唐玄宗后期,骄奢淫逸,崇信奸臣李林甫和牛仙客,两人把持朝政,排除异己,朝廷日益腐败。张九龄虽然多次进谏,但是遭到了唐玄宗的猜疑,后被贬官。此时张九龄作诗利用比兴手法,自喻春兰和秋桂,以其高雅的气质,来比喻自己刚正不阿的高尚情操,以春兰和秋桂不祈求他人的折赏而独自芬芳,比喻自己不与浊流合污的高尚气节。

全篇给人一种恬静、超脱的感觉,咏物背后,却有着深刻的哲理,不愧是岭南第一人张九龄,名不虚传。

题外:张九龄作为一名政治家,敏锐的预测到了安禄山必反,可惜没有被唐玄宗所重视,等到其意识到亦为之晚矣。

相关文章

  • 《感遇》赏析

    托物言志,是我国古典诗词中被广泛运用的一种写作手法。诗人选取某一事物,通过对其形象的描摹,展现该事物的某种精...

  • 《感遇》赏析

    张九岭(673--740)字子寿,又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七岁能文,被张说誉为“后出词人之冠”。武则天...

  • 《感遇》赏析

    张九龄,生于公元678年,唐朝开元年间名相,同时他也是著名的诗人。最为著名的作品当然是《望月怀远》中的名句“海上生...

  • 张九龄《感遇.其一》英汉双语赏析

    张九龄《感遇.其一》英汉双语赏析 感遇.其一 【唐】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

  • 《感遇》其一赏析

    《感遇》其一赏析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 赏析《感遇二首》

    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 欣欣此中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

  • 2017-12-04

    感遇父母之恩,人之出世坠地之时。 感遇春风之恩,人之暖风沐浴之时。 感遇夏日之恩,人之红日垂涎之时。 感遇秋叶之恩...

  • 张九龄 《感遇·其一》

    张九龄 《感遇·其一》 韵译赏析 作者: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

  • 张九龄《感遇》诗赏析

    开元末期唐玄宗,怠于朝政溺色声。 宠任奸相李林甫,牛客山者好逢迎。 牛、李结伙排异己,贬斥前任张九龄。 迁官荆州任...

  •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感遇(其四) 几天前与大家分享了诗人张九龄的诗作《感遇十二首》其二。 今天分享诗人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四,因为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感遇》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qpe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