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遇(其四)
几天前与大家分享了诗人张九龄的诗作《感遇十二首》其二。
今天分享诗人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四,因为这首诗带给了我思考。
《感遇十二首·其四》
[唐] 张九龄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人物:
孤鸿。:诗人寓己为“孤鸿”
双翠鸟:诗人寓所在社会朝廷君主及高官贵族为“双翠鸟”
弋者 :捕猎者,寓指嫉妒诗人的当朝无能高官贵族者们。
【自我解读】
一只孤独的鸿雁从浩瀚无垠,宽广无际的海上像我们飞来,它连积水池塘都不敢多看一眼。
孤鸿只能侧首望着“双翠鸟”,望着这些高贵的“双翠鸟”们居住着的豪宅-“三株树”。
这些“双翠鸟”们啊,住在豪宅里,难道就没有要被弹丸击中的恐惧之感?
越是费尽心机用华美的服装包装自己,越是易患于被人指手画脚、品头论足。
位居高高在上的达官贵人们,还有那些接近最高统治者的人们啊,那些人们的言行越是无理蛮横,越是遭人深恶痛绝。
不想恭维于此的诗人还是宁愿做只“孤鸿”飞向远方,让捕猎的人永远寻找不到孤鸿的踪迹,有些羡慕,不是吗?
这首诗是诗人在官场政治生涯不被重用,对深处社会朝廷君王治国无方流露出的愤慨及对无能官场人士们的鄙视和无奈。
诗人最终选择远走是非之地,藏匿人间。
感悟:
首先诗人的逃避现实我想是实属无奈。再加上那个朝代,能选择的机会或许很少。
其次,诗人的处事谨小慎微,连蓄水池塘都不敢多看一眼,还需测眼望着高管贵人。这些,在现实社会中,也确实有此现象。我想一切是为了生存吧。
最后,我想到了当今职场上的所谓“宫斗”大戏的上演,或许也挨得上。
多少人不堪世俗一击,屈服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委屈求生,仅仅是别无选择地为了度日,维护小家的成长?
多少人能够做到如同诗人一样,两袖清风,“今我游冥冥 ,弋者何所慕?”
我们其实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比诗人有更多的选择余地,难道不是吗?
诗人为了坚持自己的信仰,既没有飞回“大海”,也没有眷顾“池潢”,既没有攀附“双翠鸟”,也没有挤居“三株树”。
清廉的诗人选择无欲念地抛开一切,逍遥自我,做真正的自己,远离是非之地,默默的追求自己的志愿和理想,栖身在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落里。
幸运的我们,太多的选择权在我们自己手上。
你可以自立门户,创业图强;发挥自我优势的同时,为社会贡献力量。
人不要躺平,没有志向。机会抓住了,你也能够栖居豪宅,生活灿烂阳光。
敢想,敢做,有担当,时代的弄潮儿,真的时机不可荒废,人不能颓唐。
余生的内容请脚踏实地践行,填满辉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