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灯光舞台绚丽多彩的灯光秀和震耳欲聋的DJ音乐,以及疯狂忘我的即兴舞蹈,两天的MakerFaire终于落下了帷幕。早上醒来,感觉好像还活在梦中一样,似乎一出门还能碰到熟悉的伙伴们,还能一起与MakerFaire共同狂欢。难忘的时光总是如此短暂,回首过去的日子,难说再见。
四年前,因为自己的性格问题,想要努力改变,我第一次把昵称换成了DreamMaker,那时只想能够让自己变得更正能量一些,更乐观开朗一些。而想到用这个昵称的时候,我还对Maker没有一点概念,在北方的一个小城市里,做着改变自己的梦。
图1 用Minecraft做的昵称艺术字
那时应该是高二,第一次接触乐高Mindstorms机器人,第一次接触青少年科技教育套件,第一次接触到了编程,虽然那时还对它毫无感觉。
高一升高二的那个暑假,自己什么也没干,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兴趣,一口气看完了三四十部有关科技,有关未来,有关更广阔的世界观的电影,那时就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想要了解这些各式各样的新鲜科技,新鲜事物,并把他们讲给其他人听。
了解了那么多有意思的科技以后,我突然发现,好像在自己的圈子里,很少有人真正去了解过这些东西,大家只觉得它们很炫很酷,但并不知道它们到底是什么。
于是,在自己换昵称的同年,带着对科技,对科普发自肺腑的热忱,我在高中学校的报告厅举办了人生中自己的第一场大型讲座。虽然现在看起来,当时的讲座内容都是一些很简单的科普,讲座过程中也接二连三地出现差错,但是对我来说,仿佛看到了新世界的一道光,同时,在准备讲座的资料时,我也依稀了解到了一些关于Maker的概念,没想到日后会结下那么深的缘分。
图2 高中时举办的未来科技畅想讲座剪影
结束了高三疯狂的备考生活,在那个最轻松的暑假,我又遇到一位贵人,虽然我从未真正和他见过面,但他的书却第一次让我真正意义上的对Maker和创客有了概念,他就是克里斯·安德森。在看完了他的《创客:新工业革命》之后,我又有幸阅读了他的《长尾理论》,令人惊讶的是,书中描绘的场景和概念正在一点一点变为现实,长尾和创客的概念也在逐步兴起。
来到电子科大之后,也是第一次感受到了一个理工科院校浓厚的科技氛围,之前自己在高中时只在书中看到的词汇与技术,都在这里眼见为实。机器人、物联网、3D打印、全息/VR,都带给我了不小的震撼,那时也是第一次学会了操控四轴无人机、制作全息金字塔、使用SolidWorks制作3D模型图、用焊锡绘制出自己想要的电路图……
图3 大学期间设计制作的电子科大校庆纪念品
同年,由于自己对创客文化的理解,我也加入了清水河这边的科大创客空间,认识了很多在机械、电路和编程方面非常厉害的学长,看着机器人在他们手中一点一点成型,新创意一点一点变成现实,也让我对Maker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由于我自己是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当时也在忙着自己的学生组织活动,所以我也有了把创客文化融入其中的想法,同时,在对软件的理解丰富起来之后,我也了解到了另外一个概念:极客(Geek)。
如果现在让我去细致辨别这两个词汇有什么区别,我想我也难说的出来,不过,如果说创客是对造物的热爱,那么极客则是对计算机技术的无限热忱,创客包含极客,二者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核心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动手去做。
经历了大一这一年的学习过程,我终于对创客文化有个更加丰富的概念和理解,也更加有了发自内心的认同感,这年,我又遇到了一本对我影响深远的书,马克·哈奇的《创客运动》。书中描述的一种愿景至今都让我感到震撼。他希望在高校里能够建造一个集中的,大型的创客空间,把机器、车床从各个学院封闭的实验室中搬出来,整合在一起,配以工作台和隔间,供全校师生使用。
试想,当学机械的同学与学能源的同学在一起探讨新型电池的制作,当学自动化的同学与学法律的同学一同了解技术背后的知识产权保护,学计算机的同学与学外语的同学一起翻译国外的技术期刊,学管理的同学与学技术的同学一同交流技术团队的管理经验……
当技术没有了学院的限制,没有了文理科的限制,更多的创意与想法将会在这里交织,更多的思想将会在这里碰撞,更多的梦想将会在这里变为现实。当然,这也是作者马克·哈奇现在的一个小小愿景,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大学一定能够打破学院与学院之间的限制,让技术不再是各个学院束之高阁的专利品,让科技不再是理科学院的专属。
时间来到了大二,经历了搬校区以后,我们更多的时间也被投入到了技术课程的学习之中,这时我又遇到了一位同学,也是他让我了解到了一款Maker制作的强力工具:树莓派。
在前期的查阅资料之后,我了解到,现在世界上创客们普遍使用的开发板共有两种:一种是大家所熟知的开源硬件Arduino,另一种,则是Hacker们最爱的Raspberry Pi。
相较树莓派而言,Arduino是为了实现更加快速的原型设计与开发,适合非编程专业的同学了解和学习编程,而树莓派则给了软件工程师们更大的发挥空间,从摄像机到家庭影院,从传感器网络到智能眼镜,从六足机器人到四轴无人机……
图4 大学期间开发的树莓派环境监测仪
在大二的日子里,自己也借助了这个有趣的小派玩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同时我也在继续搜集着与创客有关的资料,不知不觉,大学两年技术学习的课程步入了尾声,我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可以了解更多自己喜欢的书。后来,我陆陆续续读完了《3D打印:从想象到现实》、《工业4.0》、《虚拟现实:从阿凡达到永生》等等技术科普类的图书,感觉自己仿佛又踏进了更多更感兴趣的世界。
大三开学伊始,我从成都创客坊那边了解到了MakerFaire将要落户成都的消息,因为之前了解过它在深圳和美国举办的盛况,所以也对这次活动充满了期待。
于是,在十月初,我也拉上了西财的好朋友一起赶到了位于西部智谷的木牛流马创客空间,参与了MakerFaire的第一次筹备会,这次也了解到了成都、重庆、贵阳等等各地创客空间的发展情况,也感受到了创客运动在中国逐步兴起和发展的环境,也正是在那次会上,我第一次认识了祎姐。
散会之后,我们也聊了很多有关创客、有关柴火的话题,也感受到了大家对于造物的热忱,满满一下午的时间,收获颇多。
后来就到了组委会筹备的时间,时间到了十一月,我们终于等到了MakerFaire成都志愿者招募的消息,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拉上沙河这边Firework工作室的小伙伴们一起报了名,也是在那个时候,第一次认识了曹曹。
图6 在穹顶内欣赏3D天文馆的奇幻表演
晚饭是和参展的几位日本展商一起吃的,其中一位已经参展了很多届的展商,10月份刚刚结束深圳MakerFaire的展出,又大老远赶来参加成都的首届展出,而且他们的很多创意也并不是为了卖钱而来的,而是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这些好的创意,可以看出他们对于Maker和创意分享的热爱。
经历了一个兴奋难眠的夜晚之后,MakerFaire成都终于拉开了帷幕,和我们对接的是加拿大的Makefashion团队,短短的两天时间里,我们也和首席设计师Catherine、设计师兼模特Alexandra 成为了好朋友,女生们帮忙换装,男生们帮忙清点人数,backstage两个小小的房间,乱中有序的工作,几位小伙伴全倾全力地付出与帮助,让两天的时装秀都焕发出了别样的光彩。
在志愿活动的间隙,我也和许多远道而来的小伙伴们一起,走遍了整个园区,体验Big Face,制作吸管机器人,观战机器人格斗,聆听乐队表演,品尝东郊的美食,两天短暂而难忘的时光一晃而过,还有太多的话没来得及说,只有留到下一次智汇节了!
最后,我也想感谢柴火创客的所有工作人员,是他们的付出才促成了这么棒的MakerFaire 成都,才带来了这么多好玩的创意和想法,感谢曹曹,祎姐,Melody,何老板,店长,夏夏,仙妈,昊昊,胖子,姚程,交大创客空间的同学们,以及我叫不出名字的很多工作人员们,当然还有我们可爱的志愿者们,虽然最后很可惜没有跟大部队一起拍成全家福,但是也很开心短短的两天时间,能够跟成都地区这么多院校的同学们共同工作,共同交流,这注定会成为人生经历中一次不可多得的志愿活动,也会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次志愿活动!
MakerFaire Chengdu,难说再见!
小伙伴们,我们明年再见!
图8 与《Make》杂志创始人Dale的合影
图9 清晨的东郊记忆MakerFaire场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