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刘主编催稿的短信,我才惊觉竟然半年没有新作问世了。
今天写一篇文章《清晨偶拾》,写写停停,不足两千字,竟然写了一个下午。写完后还极不满意,请女儿为我修改润色,女儿的文笔高我一截,帮我修改的结尾我很喜欢。
回想起过去几年的文思泉涌,不由得感慨江郎才尽。
江淹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曾经连续在南朝宋、齐、梁三朝做官,担任过许多官职。他年轻的时候,家中十分贫困。由于父亲去世早,所以很小的时候,他就上山砍柴,靠卖柴供奉母亲。尽管条件艰苦,江淹仍然发奋读书。由于他刻苦自学,写出了许多精彩的文章和诗篇,世人读了,个个称赞,他的名声就传扬开去,最终江淹受到朝廷的器重。可是到了晚年,江淹的才思大大减退,写出的文章平淡,没有文采,诗篇也再没有佳句出现。人们都摇着头说:“江郎才尽了。”如果探究原因,大概是江淹后来做了大官,公务繁忙,没有时间去认真写诗著文吧。而且在他享有盛名以后,地位变了,生活富裕了,也就不再刻苦学习,自然就大大退步了。
江淹是因为做官被盛名所累,而我是俗务缠身,停笔几乎一年,就写不出什么了。
我本不是江郎,没有江淹的才华,才尽便也当不起。可是,文思枯竭,着实为真。
好在,即将进入暑假,希望能坚持多写几篇千字文,能够找回逝去的灵感。
读书记录:梁衡《爱国的理由》,……147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