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返现02# 2B的我,NB的人生
你好,我叫成龙。
大家好,自我介绍一下,我小名叫做开心,大名叫成龙,生在二线省会城市,小康家庭,温饱不愁,也不富贵。
我想,先给大家说说我名字的故事,因为它与后面的故事有着千丝万缕的影响。
听爸妈说过,当我还在妈妈肚子里面撒欢时,爸妈说希望我出生以后做个快乐的孩子,不如小名就叫做开心吧,无论男女,这小名都挺好。
至于大名,爸妈可纠结了很久,初衷是名字得有个好的寓意,但不知我的性别,所以迟迟没定下具体之名。
直到我爸在产房外听到我第一声啼哭,突然间,“成龙”这两字就蹦出在他脑海里,立马我爸就冲进产房,对我妈激动地说:“就定成龙这个名字,期待她以后成龙!”我妈看着当时刚出生的我,和爸爸相视一笑,默许了这个好名字。
这个好名字,承载了爸妈对我的重大期待,好像带着神奇的魔法,试图带领我走上真正成龙的道路。
我带这名字,名字陪着我,一眨眼,过了24年。想想过去,还真发生了一些大事,准确说是牛逼的事情,我可记得清清楚楚。
过去10年,最牛逼的事情
14岁那年,我上初一。其实很多事情都记不清了,但那张特别好看的脸清晰可见。那张脸的主人是我喜欢的男孩子,也可以说是暗恋或崇拜,他十分优秀。他总是班上排名的第一名,老师一说起他的名字就会露出眉开眼笑的样子。
他的字写得非常漂亮,方方正正,强劲有力。他数学成绩特别好,总是考满分。我一直以为像他这样的人,肯定是特别喜欢数学,直到有次课间,我见他小心翼翼地读一本周国平先生的书,我鼓起了特大的勇气去问他:“你也喜欢周国平先生吗?”
他说他很喜欢周国平,热爱文学,不过父母好像不太支持,让他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所以我只能偷偷看。听到他说句话,我当时就噗嗤笑出了声,原来父母都是同样的话教育我们学习。
然后我问他:“那你接下来还会坚持文学这个兴趣爱好吗?”他半信半疑回答:“也许会吧,也许不会。”我立刻非常严肃认真地告诉他:“你要坚持下去,喜欢就要坚持。”他说:“那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嘛?”
我说:“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如果你真的热爱文学,就一定要坚持。”
他问我:“那你叫成龙,你认为成为人中之龙重要吗?”我说:“我说重要,但坚持自己热爱的事情更重要。”
那是我第一次主动地和他对话,也是唯一一次,我也不知道我哪里来的勇气告诉他要坚持下去,也不知道他会不会觉得我太过天真。
以前在我眼里,他就是一个发光体,但在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发着光,比他还闪耀。
我勇敢,笃定地告诉心中认定特别优秀的人,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热爱。
过去5年,最牛逼的事情
18岁那年,考上清华。
当我拿到了清华录取通知书时,我以飞一般的速度跑到客厅跟爸妈分享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他们从小就灌输我要进入清华学习计算机这类专业,好找工作。如他们所愿,我终于去清华学习计算机啦。
自然,爸妈特别以我为骄傲,他们特别开心,好想干脆给他们改个名字叫做开心爸,开心妈。
他们在火车站送我去北京的时候说:“开心,去北京读书,清华是个好学校,爸妈期待你越来越好,加油!”
加油,成龙!
父母盼望我成龙的那句话,虽没说出口,但我从小就知道,从我自己叫成龙的那一刻就明白啦。
考上清华挺开心的,那时我以为我要成龙啦。
不过,去了清华才知道,考上清华的人太多了,人家从来不拿这事当回事,有人努力去国外深造,有人潜心钻研学术,有人还没有进大学就开始创业了,一个比一个更厉害。
大学四年,我读的挺开心,充实忙碌,结交了许多良师益友,但离成龙真的很远啊。
毕业时,也进入了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我想离成龙更近了一点点。
过去一年,最牛逼的事情
23年那年,进社会,入职场,在互联网公司从小白开始工作一年的我,萌发了一个还不错的项目idea,揣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状态,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地标北京。
别人都称我是创业公司风光无限的ceo,其实在我看来,我就是全公司最苦逼的人。一年前,公司刚成立的时候,我就是清洁工人,和最初的小伙伴把几间毛坯房灰头土脸地改造成了现在干净敞亮的办公室。
想想,从idea到策划,再到路演,组建,找投资人,幸运的是还真让我找到了天使投资人,虽然不是徐小平,是个跟我一样从小康家庭走出来的北漂小姐姐,从事了做互联网金融十年,在股市大好的几年银行卡上的数目就噌噌噌增加了几倍。
从23岁到24岁,这一年,只做了这一件事,让想法到落地,这真是一个不断升级打怪的血泪史。
回想一下项目有想法的时候发现有钱很难,有钱的时候发现建立团队很难,有了团队又发现管理团队很难,团队管理好了却发现项目不断盈利很难,整整一年,刚攻克完上一个难题,我又始料未及迎接着下一个难题,而且难度一个比一个大。
彻夜加班过,手忙脚乱过,焦虑迷茫过,月入为负过。
萌生想法的时候,我就一个目标:让项目实现。
创建公司的时候,我就一个想法:让公司赚钱。
面对团队的时候,我就一个想法:让大家成长。
面对自我的时候,我就一个想法:让自己成龙。
实际上,现在看来,当时我想法真傻。
等项目真正实现的时候,我的目标成了:与时俱进,项目要不断优化,更要不断创造。
等公司真正赚钱的时候,我的目标成了:赚钱不易,赚钱是需要能力,更加需要坚持。
等团队真正成长的时候,我的目标成了:团队成长,要发挥团队力量,给更多人机会。
等自己好像成龙的时候,我的目标成了:成龙重要,自助助人,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更重要。
创业后,有人会说我成立公司,创业成功,真优秀,牛逼,人如其名。
我说:还好,还好,这不算牛逼。因为,我知道我离成龙这个词,真的还有很远的距离要走。
更牛逼的事情是——自我进化
然而,这些真的也都不够逼格。
13岁那年,我和喜欢的男孩一样,喜欢作家周国平,做着文学梦。
18岁那年,我考进了清华,学习计算机,同时还辅修网络新媒体。
22岁那年,我大学毕业了,进了互联网公司,本职程序员,副业码农。
23年那年,一直坚持写作的我,赶上了新媒体浪潮,做了自媒体,干了许多有趣的事情,写了很多有温度的文字,创建了公司,加上技术背景,师友支持,有了现在的我。
在非凡的成长中,我找回了平凡的自己。
我的进化,才是最牛逼的事情啊。
最牛逼的事情,还有我的名字啊。
我叫开心,不光我爸妈希望我开心,我也希望人生开心,更能给更多的人带来开心。
我叫成龙,不光我爸妈期待我成龙,我也努力成才成功,但我对成龙有自己的定义。
最牛逼的事情其实是——我叫殷俊
哎呀,以上的事情是牛逼,但不是最牛逼。
最牛逼的事情是——我大名叫殷俊,小名也叫殷俊。
我希望自己开开心心,我憧憬自己成人成才。
13岁那年,我憧憬遇见喜欢的男孩,但很遗憾,并没有。最喜欢作家周国平,做了文学梦。
18岁那年,在武汉一所二本财经院校读书,学了电子商务,坚持写作从未放弃过。
22岁那年,考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失败,我去了杭州,到一家大型教辅机构做了中小学语文课外辅导老师,最擅长阅读和写作课程。
23岁那年,我回了武汉进了一家国企,做了一份不太喜欢却十分稳定工作,与一个有共同爱好的男孩在一起恋爱,我还仍然热爱写作,努力寻求着改变,为了理想的生活而不懈奋斗,奋力坚持。
在平凡的经历中,我成就了非凡的自己。
理想中的我,自我进化,逐步离热爱的事情越来越近,走的顺利,节奏很快。
真实的我,同样自我进化,从未放弃自己热爱的事情,不断成长,慢慢成熟。
无论是13岁,18岁,还是23岁,无论我叫什么,都挺牛逼的,也都不牛逼。
真正的牛逼
谁说平凡的人不能拥有牛逼的人生,至少你还可以做梦啊。
谁说牛逼的人不能过平凡的人生,再牛逼的人都有普通人的一面。
就拿我做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2B的我,NB的人生。
理想和现实间,所谓的牛逼事件,永远不仅仅是结果,还有其中所经历的过程,包含着酸甜苦辣的丰富味道。
别人说你牛逼和你确实认为自己牛逼,真是的两码事,有人毕生追求的是前者,有人却是后者,还有是两全其美了。
在我看来,最牛逼的事情是自我进化,坚持奋斗,爱与被爱,收获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