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阿里巴巴“管理的真相”三天培训收获分享之Day Three

阿里巴巴“管理的真相”三天培训收获分享之Day Three

作者: 胖子会飞 | 来源:发表于2018-08-13 23:20 被阅读75次

没睡几个小时,第三天就如期而至。大家还都没有从昨天的震撼中恢复过来。匆匆早饭之后,就又奔赴培训课堂,开始了第三天的培训。

第三天上午的培训主要是针对团队建设的,老师一开始就点到带团队的原则就是要大家开开心心的工作。这个结论一上来,我有点懵,啊,不是一直强调打鸡血,出成绩吗,怎么突然变成开开心心了。老师随后就说到,打鸡血和打硬仗可以带动小伙伴们一时的奋斗激情,但是人不是机器,有自己的感情,更有生活和家庭,如果离开了“开开心心工作”的这个根本原则,那么任何的激励、绩效等等都将不能持久。

下来,老师抽丝剥茧的将如何带好一个团队,进行了层层递进式的讲解。

首先讲到的是80后所面对的“中年危机”

现在80后是主力,但是这些人都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他们创业或是事业发展已经过了温饱期,家庭也基本稳定,特别想将自己团队建设好。但是又往往是刚刚从业务岗位转到管理岗位的过渡期,这个时期,作为80后的我们,该怎么办?

第一个要解决的是团队定位问题。需要问以下几个问题:

1. 我们的初心是什么?这要明确写下来;

2. 你希望把一个团队带成什么样子? 也要明确写下来,清晰具体;

3. 用多长时间,如何分解?

4. 你的气质和团队怎么匹配?

上面四个问题说句实话,之前我都没有好好考虑过,经老师这么一问,回来反刍之后,发现的确自己是在糊里糊涂的管理,管理自然也就一塌糊涂。自我分析之后,我给自己明确的答案。当然,这里就不便透露了。

第二部分,老板的自我画像

老师第二个讲到的内容是送给那些老板或是销售出身的管理者。做销售出生的老板很容易压制那些很牛的员工,因为觉得他们会挑战自己的地位,处处去设防和排挤这些员工,由此得到的结果只能是自己的高度就是公司的天花板,老板或是现在的管理者一定要去掉这个心魔。马云最大的优点是将最强的人放在最合适的位置,发挥最大的潜力。

老师也要求每个同学给自己做自我画像,做自我定位。老师给自己的自我定位是“聪明+乐观+皮实+自省”。她坦言,其中最不容易落地的是自省能力,因为这也是反人性的,每个人打小就听不进别人说自己的坏话,会下意识的进行反驳和自我狡辩。这种情绪的演化,很有可能会成为我们大家的一个人格缺陷,但却往往不自知。而在实际情况中,作为公司的高管或是老板,很多时候已经到了听不到别人的反馈,或是挑剔、挑战,身边有可能已经聚集了一堆察言观色,阿谀奉承的“小伙伴”,这个事情,我们需要惊醒,问一问他们到底是不是“猪队友”。有一个不错的方法可以去尝试一下:回忆一下,上次我听到下属的反对意见是什么时候?记录一下,下一次下属提出反对意见是什么时候?如果你都想不起来了,你都记录不下来,你就很危险了

第三部分,老板的角色转变

作为一个管理者或者是老板,几乎都会经历下面这么两个阶段:阶段一,新当老板或管理者,有了大权在握的优越感,心中窃喜且飘飘然;阶段二,当各种各样的问题摆在面前,整天处理各种问题,到处救火,面对各种混乱和心累无处可躲,逃无可逃时的崩溃感。如果老板不懂得破局,可能就会在这两个阶段之间不断的徘徊。老板几乎都是公司里最忙最累的人。怎么办?打造团队,并依靠团队。然后,就是紧接着下一个问题,团队怎么打造?

老师这时提到了课程的第三个重点,老板或管理者要把自己的角色转变成“专卖店的店长”,店长需要的能力包括:领导力、对人的感知力、沟通能力、判断力,还有就是危机感。

除了危机感这一点,其他几点老师通过了几个团建工具和案例来做了一些分析。

第一个小心思,是如何让团队内部建立比较良好的沟通氛围,主要是找机会让小伙伴们能够拉近距离。对现在80后,90后和95后来说,KTV还是一个不错的场所,但是千万千万不能点大包厢。很多时候,KTV里的服务员会根据人数故意推荐大一号的包厢,但是我们在选的时候,一定要选至少小一号的包厢,让员工和员工之间坐下来之后,不会有超过一臂的间隔,这样既不会让员工之间感觉别扭,也不会冷场,很容易让大家玩起来,聊起来,团队的氛围可以带起来。

之后,老师又分享了这样一张表格:

其他项都抹去了,特意留了这个星座项出来,这是因为现在的新员工,普遍热衷于星座。把星座作为平时聊天切入点,会减少违和感。

老师还问了一个问题,作为领导者或者老板,请下属吃饭时,大家愿不愿意和你一起吃饭?不愿意,又是为什么?是不是平时你吃饭时讲了什么,讨论工作啦,还是讲述以前的奋斗史啦?是否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有多么不合时宜?

另外有一个很好的可以用来排解下属心结的工具是情感过山车,该玩法只适用于比较熟的,且有一定经历的员工。这个玩法需要员工画一张坐标图,其中横坐标是你的年龄,纵坐标是某一个事件在心头的情感深度,越深高度就越高。最终当员工将自己的所有经历的情感事件连起来之后,就形成了一个过山车一样的曲线。接下来,就需要老板或是领导者,和几个彼此信任的员工一起来和他解开那一个个点背后真实的情感纠结。很多时候,当这些心结解开之后,那个员工也会对团队形成强烈的认同感。如果你作为老板,是亲历者,他也会对老板你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还有一个常用的手段是酒局,这种方法需要特别注意的几个点是:1. 一定要有一个轻松的环境,不能太严肃的地方;2. 一定要断了开车这个尾巴,让大家没有拒绝的理由;3. 一定要暗中设定一个能够控制局面的人,对燃性不足的小伙伴加油,对可能已经快过火的小伙伴控制,最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保护好老板或领导者始终都在状态;4. 需要让大家都达到微醺的状态,而不是都趴下,所以控制局面的人非常重要。老师在课程中分享了好几个通过这种酒局的手段,“拿下”燃点过低的几个小伙伴的案例,让不少之前沉默,孤僻的下属敞开心扉,顺利的融入了团队。

当然,打造团队还有不少好的方法,比如私下聊天,发红包等等都是可以有效增进团队凝聚力,归根结底,是要让小伙伴们能够融入团队,能够认可老板或是领导者,能够吐露真心话,消除上下之间的沟通障碍和心中的芥蒂,达到日常工作中的顺畅。

此外老师还谈到了管理者的心理准备,具体见下图:

时间过得飞快,上午的课程同样匆匆结束了。三天的培训就剩下最后的一个下午。而这个下午的环节也让我感想颇多。

下午的环节是“黑暗告白”,听着挺吓人,但其实是一个非常温暖和充满感情的环节。每个小组被要求坐成一个半圆形,另外一边单独留一个位置。每次会让一位小组成员坐过去,然后剩余的9位小伙伴,需要将各自所能想到的这位小伙伴的优点,都一一告诉他。一开始觉得这会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因为会觉得不可能对某一个人给出那么多的优点肯定,但是等老师将会场的灯都关掉,大家都静下来开始低声分享时,我们都会发现其实每个人都有那么多的优点,九个人轮流讲都讲不完。我开始有点惊讶,后来又开始再反思,为什么我们平时都只看到了小伙伴们的不足,却忘了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当我们被刻意的要求去发现别人的优点时,我们突然发现他们的优点时那么的显而易见,是那么的优秀,而在这个环节之前,我却没有看到,或是只看到了部分,却也没有认认真真的当回事情。

这又是一次震撼,找到别人的优点,并说出来,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而看到小伙伴们在被表扬时表现出来的难为情,兴奋和感动时,心理也被狠狠戳了一下:做感动人的事,其实真的很容易。

随着最后一个环节的结束,三天的培训也正式结束了。不说脱胎换骨,至少也是刻苦铭心。用一句比较鸡汤的话来说,要是你回顾之前的你,没有发现自己那个时候是傻X,那就说明你没有进步。课程结束之后的我觉得之前的我真的挺傻X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阿里巴巴“管理的真相”三天培训收获分享之Day Three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rbp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