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趋势,我个人认为,最显著的特色就是“个性”。大量标准化的工作,开始慢慢萎缩,甚至被机器取代,而针对不同人群的个性服务及商机,我觉得才是最明显的特征。
这本书就是讲“平均的终结”,在人人崇尚标准的社会里,如何胜出,才是我们要找的答案。作者从自己大量的经验事例中,表述: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独特的成长轨迹,而且不用非去和别人挤一条成功独木桥。
以下三个部分,解释作者的观点:
1,世界上真的存在所谓的“标准人”吗?
我们知道我们可以通过科技手段,获取大量的人脸,身高等信息,得出平均值,得出我们的“标准”,但是真的符合标准的人有吗,答案是几乎没有,我们每个人都会和标准有一定差距,所以,标准从一开始统计就是个伪命题。我们追求“标准”其实是无法达到的。
2,我们先进的社会为什么会盲目的推崇平均标准?
这里要提到一个叫“凯特勒”,他是平均主义的鼻祖,他认为任何东西都可以统计出一个平均值,大于平均值得就是优秀,低于平均值的就是差。在平均主义后期,更加细化到14个等级,认为平均就是平庸,比平均高越多越杰出。
3,平均标准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未来必将是一个个性化的时代。
平均主义已经明显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我们每个人不是一个有标准体系衡量的物件,而是一个随时间和地点而不断变化的复杂体,当我们考量一个人的时候,就不能运用统计学的平均理论,反而应该运用个性科学。所谓个性科学就是注重个体模式的而不是群体模式的研究。个性科学三大原则:锯齿原则,情景原则和途径原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