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975664/c5e4d9db5499d7dc.jpg)
前几天,滴滴车空姐遇害的事情很火,这让我想起一个心理学上很有意思的思考行为模式“可得性偏好”,
说的就是,如果一件事情更容易出现在大脑里,我们就认为这件事情更容易发生。
比如,你看新闻,发现上个月发生了一起飞机相撞事件,那你出远门就容易选择开车或者坐火车。同样的,滴滴车空姐遇害的发生,有很多人就在说,最近是不会坐滴滴车了,太危险了,但是我们想想这样的概率有多大?
如果依靠理性,你应该去认真计算各种交通工具的事故概率才对。
更有意思的是,大多数人对待失败的看法也是这样的,上次这件事情失败了,就觉得这次下一次都不会成功。事实告诉我们的是
失败是成功的N次方。
1
思维认知偏差
我们先来说一说,为什么失败会让你一蹶不振?说到底就是你的思维框架,限制了你。
我们来想一想,小的时候老师问你的梦想是什么?你会说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医生,或者解放军,后来,家人、老师告诉你,那些是你不能做的,不断地给你的思维画上圈,从来没有人告诉你能做什么,
慢慢的你长大了,毕业了,刚开始工作你很兴奋,很有激情,过来一段时间,激情消退,你开始接受现实,放弃了你的梦想,觉得那不实际,兢兢业业的做好一份没有希望的工作。
有一个实验特别形象,科学家把3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挂一串香蕉,科学家一看到有猴子跳起来要去拿香蕉,马上就向笼子里倒冰水,浇的3只猴子浑身发抖。
有只猴子去拿香蕉,结果每只猴子都淋湿了。之后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后,发现
都是这样的。于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浇到。
后来
,科学家放进去一只新猴子,这只猴子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结果,被其他3只旧猴子狂打一顿,新猴子尝试了几次,被打的满头包,依然没有拿到香蕉,就不敢去拿了,
后来实验人员把倒水的桶拿走,猴子们再也不敢去拿香蕉了,直到最后都饿死了。
这个实验,像不像我们的现实生活。就像新猴子一样,刚开始我们很有想法,在做这件事情中,身边人不断的告诉你,你是做不成的,我以前就做过,失败了几次之后,你也开始不相信自己可以做成,然后你就放弃了。
久而久之,你就会形成和旧猴子一样的思维,把自己给限制了。不仅如此,你还会告诉别人是做不成的。一直这样循环下去,到最后,你自己都不知道,什么事情是自己能做的。
是不是很有意思,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对于失败的思维认知框架。
2
失败本身就是一次成功
大家,还记得小时候学习走路吗,走着走着经常会跌倒,但我们会马上站起来继续走,慢慢地我们就这样学会走路的。
其实上一次的失败,并不能证明这一次或者下一次就一定失败,不断的跌倒,不断的爬起来,只会不断增加你的经验,这就是成功。
最近,接的案例大多数都有这样的问题,上次和领导沟通失败了,上次和老公吵架了,上次做生意失败了,再也不愿意和好了,再也不愿意去做了。
过去的教育方式,一直告诉着我们,更多的去关注结果,比如考试成绩、排名,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应该关注过程中的感触。
失败很多次之后,一定意义上来讲,你就已经拥有着和别人不一样的财富—【经验】,这个时候,你应该做的是总结感触的经验,等待合适的时机再次出发。
我清晰记得,自己先失败再成功的几次经历,
小时候学自行车的时候,刚开始经常摔倒,有一次摔到3米高的桥下,那之后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学车的时候,小擦小碰3-4次,后面成为老司机。
创业失败好几次,才明白创业的真谛,自己真正想要做的是什么。
演讲失败丢脸了很多次,才成为一名优秀的讲师。
做管理,管走了很多人,才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
所以,在我的人生经历中,我认为一次失败比一次成功的价值高很多倍。
3
拥抱失败,和害怕同行
那么,面对失败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正确面对失败,失败是成功的试金石,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积累。
接纳失败带来的情绪,并调节好情绪,可以是倾诉,可以是发泄。
再者,我们要搞清楚,为什么会失败?这次失败我学到了什么?学到的哪些可以用在今后的工作中?
再次去做这件事情时,你可能会有些害怕、担心,这很正常,多做几次就好了,哪怕你一直紧张、害怕,学会和害怕同行。
最后送给你,我最喜欢的一句话:
即使你怕的要死,也要勇敢的上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