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看到一个群里,有个妈妈求助,7岁半的儿子特别粘她,喜欢和她抱抱,晚上睡觉无意识中还喜欢摸她的乳房,问怎么应对。其他家长建议分床睡,都这么大了。那个妈妈说:现在冬天,还不能分!”
由此,我看到,一个焦虑的妈妈为儿子的行为感到苦恼,想向外求一些经验,却又给自己画了一个圈。
一个常见的“问题”模式出现了,家长们看来,我们的孩子不是这问题,就是那问题,事实上,可能不是孩子有问题,而是家长用这种“问题”态度去看待孩子的行为,陷入表象里面不能自拔,而不能感知孩子真正的需求,更无法发掘根源所在。家长在痛苦中轮回,孩子在问题中挣扎,能量流动不起来,就无法感知到爱。成长中的孩子没有足够的爱去滋养,就像缺少光照的花朵,会暗淡失色。
孩子与母体诞生的那一刻,就已然开始了分离。幸好,人与动物不同,很多动物出生不久就具备独自觅食和生存的本领,但孩子总还有那么几年可以和自己亲密无间。所以,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在他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要给他全部的爱,足够的爱,都说更好的满足是为了更好的分离,不无道理。内在富足了,外求的也就少了。
很多时候,觉得自己不是在养育孩子,而是和孩子一起长大,这种感觉很奇妙,很充实,也很踏实。因为我明白了作为一个母亲的职责与使命,就是去推动孩子更好的成为他自己。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遵循孩子生长的规律,同时去关注他生长的进程,就像孩子能站立了,我们就多创造机会锻炼他腿部的力量,为他走路打好基础;就像孩子对汉子开始感兴趣了,我们就在生活中多制造一些让他自己探究文字的机会。所以,反思一下,我们这个家长做得还称职吗?
曾经有一个小视频,是让一些孩子和妈妈互相给对方0-10分进行打分。结果公布时候,这一边,几乎所有的孩子给妈妈都是满分,一百分,甚至一万分;而另一边,每个妈妈都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够好,6分,7分,8分,没有一个满分。最后,看到孩子给自己打的分,每个妈妈都流泪了,伤到了。
孩子对我们百分百的依恋和爱,而我们却只看到孩子另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所以,多用心去感受和孩子的互动,把自己的那份爱和关心传达给他,同时,尊重他作为独立的个体去尝试,鼓励他勇敢地去攀登自己的人生高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