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寒假第一天。我开启了放纵模式,虽然也干了一点点活儿——做了一锅红烧肉,很成功;蒸了两锅南瓜鸡蛋馅儿包子,挺香——除此以外,今天做的另外一件“大事”就是又复习了好几集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边干活,一边看着听着,干活的过程也充满了乐趣。这部电视剧,还真是让人百看不厌呢。结果呢,就是现在想起来还没有更文,这可不像是我的风格,不过,咱不是放假了吗?现在写也不晚。
还干了什么事情呢?接了好几个电话,都是问假期给孩子补习的事情,我都拒绝了。初一的孩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学期,好不容易熬到了放假,然后还要继续补课,日复一日地做题?过年咱就好好过,放假咱就好好休息,开学了才有劲儿好好学。现在的孩子们吃穿不愁,可是最令人怜惜的一点就是,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假期,在他们心里,假期就等于上补习班,和“休息”两个字没有关系。
我的同事晓蕾给我微信发来了好几张照片,都是各种各样的语文阅读题,厚厚的几本,问我哪一本好一些。她女儿今年上初一,成绩和她的预期有些差距,所以她决定要利用假期让孩子弯道超车。具体想法是:每天上午完成学校的作业,下午完成她找的各科习题,既要巩固七年级上册的内容,还要预习七下的知识点,总之就是她说的:“我不能看见她闲着!”她说:“我让她每天做一篇课外阅读,不算多吧。”我说,每天一篇听起来是不多,可是她愿意做才行啊,如果只是不情不愿地应付一下,那和不做有什么区别呢。我的建议是,可以把那些语段读一读,但是没必要做那么多题。语文成绩,不是靠做题提高的,靠的是日复一日、积少成多的阅读积累和人生体验啊,不是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吗,整天关在屋子里做题,也不见得有多好的效果。
她看起来听取了我的建议,但是我知道她的焦虑心情一点都没有缓解。她女儿瑶瑶是一个鬼灵精怪的小姑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也经常应付着来,能不写就不写,成绩中等。我有一次听到班主任小鄯在批评她:“你要放手,给孩子一点自己的空间,你每天盯着这么紧,那孩子上课的时候可不就放松下来了,你让她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考不好让她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现在你这么着急,孩子不着急有什么用呢!”她说:“我要是不盯着,她就自己放羊了!”其实我很赞同小鄯的说法,给孩子一点空间,也许比她这样整天盯着效果要好。我每次遇到她,都是看到她愁眉不展,唉声叹气的,我对她说:“你自己要转变思想,是你有问题了,不是孩子的问题。”
其实最近还有一个已经上了高一的孩子的家长向我求助,说是孩子成绩很优秀,但焦虑得厉害。我给她联系了一个心理老师,让孩子去疏解一下情绪。其实我知道,孩子的焦虑,一定是来自于家长的焦虑的,尤其是成绩优秀的孩子。
既然放寒假了,那就都好好休息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27023864/b0696a12ea717ad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