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线活

作者: 田园牧歌_ff78 | 来源:发表于2023-09-07 05:48 被阅读0次

星期天去邮局寄东西,现场检视后用针线为蛇皮袋封口,工作人员不停地夸我缝得漂亮,以为曾经在部队接受过相关的训练。

其实,针线活是小时候耳濡目染学会的。

在经济困难的年代里,婴儿衣服、鞋、棉衣,都是家庭妇女们一针一线缝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大的穿了小的接着穿,是大多数家庭的写照。

在地里刨食,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即使下雨天也没有闲着。男人们编箩筐收拾农具,左邻右舍的女人们围着针线笸箩坐成一圈,一边聊着家长里短,一边做针线活,互相比较谁的针脚细密匀净,谁做的好看。母带女,婆教媳,放样、裁剪……潜移默化中实现了技巧的传袭和进步。

婶娘的眼睛老花了,穿针很费事,总叫我们这些小孩帮忙。跟在她们旁边玩耍,看着一块块或新或旧的布料经过放样、裁剪,纳缝、变成鞋帽衣服,感到很神奇,自己也学着做一些钉扣子等简单的活。

母亲在老家忙里忙外,在外工作的父亲为了减轻她的负担,买了一台蝴蝶牌缝纫机,我没事的时候就鼓捣着玩。经过一段时间摸索练习,很快学会了缝补、换拉丝、做鞋垫等简单的活儿。

既使在农村也鲜有男孩做针线活的。高中住校时用的包单被子,拆洗后需要用线缝上。父亲不允许母亲插手,要求我自己弄,甚至教我在晾衣绳上缝被子。

成年后独自离家千里工作,这些技能派上了用场。衣服脱线、工作服破了都能自己解决,为小孩缝补衣服、换松紧带也是我的活儿。甚至用岳母家的缝纫机做了不少鞋垫,一度动了买缝纫机的念头。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朝诗人孟郊的这首《游子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诗,通过白描针线活儿,歌领伟大的母爱,感动了上千余年。

“针线曾劳玉指柔”“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铁杵成针、穿针引线、细针密线,晴雯病补雀金裘……从旧时器时代出现骨针以来,针线一直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古代的诗词戏曲小说,还是流传下来的词语,都有“针线”的身影,这就是典型的传统文化。

社会进步很快,大工业生产替代了小农经济,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市面上各种花色款式的衣服鞋帽迷乱人晴,不仅漂亮实用,而且各种价位都有,适合不同人群的需求。时代不同了,观念也不一样,如今大家都买成衣,孩子穿的都是品牌衣裤和鞋子,手工做的土里土气的,他们根本瞧不上。乡下的裁缝的剪刀锈了,会做针线活的年轻人更是凤毛麟角,非常稀少。

随着岁月流逝,针线活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慢慢地变成了一种情怀。母亲和姐妹们一针一线缝在衣服上的温暖,今后恐怕只有在传统文化和老旧的影像中寻觅它的踪影了吧。

相关文章

  • 妈妈,我想起了,你做针线活儿时的样子

    安静的做着针线活儿。 想起妈妈,做针线活时候的样子。 妈妈很喜欢做针线活,但是,妈妈更喜欢用缝纫机。 妈妈的手特别...

  • 针线活儿

    入秋了拿出外套要穿的时候,发现去年就脱线快要掉了的纽扣还摇摇欲坠挂在那儿。我努力让自己忽略它又怕它哪天掉了找不着。...

  • 针线活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在这个飞速发展的年代里,这仿佛是很遥远、很遥远的事了。 早上,手头的事还没来得及完成,...

  • 针线活

    针线活,在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它曾是女人的专利,是女人的资本。当然现在的女孩大多无人去做了。而于我,它是我...

  • 针线活

    晚上借着给富贵儿缝小红旗的机会,又练了练手,我认为缝得一般,没以前好,可富贵儿说他觉得不错。嘿嘿,慈母手中线?

  • 针线活

    夏天的傍晚,已经褪去了白天的闷热,丝丝凉风拂过。走出空调房,坐在阳台沙发上,享受着晚风的凉爽,惬意之余,突然想起一...

  • 针线活

    那天看了娃老师写的关于针线活的文,突然也想整一篇与针线活相关的文。 从小,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外婆、奶...

  • 针线活

    每当看到妈妈做针线活的时候,我都跃跃欲试,想亲自体验一下。今天妈妈特意为我准备了手工DIY钥匙包,满足我的心...

  • 针线活

    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动针线了,今天想起要给自己做一个笔记本套,于是从还没下班开始就在构思要做成什么样子。 回到家晚饭后...

  • 针线活

    每天瞄着针眼 总是穿不进那根线 以为是针的错 换了一根又一根 开始练习绣花了 山上的露珠凑过来给我帮忙 洗去手指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针线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rpl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