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力量有多大?
寒假时在家里翻看的小时候的日记,那时候的岁月是那样的鲜活,快乐都飞扬在纸上,也时时感慨自己那么小就有了那样多的情绪,也感叹自己的表达能力已经完备。
当长年累积下来的手稿捧在掌上时,才发现文字的重量超乎想象。薄翼般轻盈的稿纸,在文字落笔之前,只是一张空白的记忆。有时稿纸遭到揉皱废弃,更不可能在生命里烙下印痕。然而文字一旦在纸面滑行浮现,直到一篇文章完成,稿纸的分量便逐渐加重。
文字可能没有任何力量,无法接受任何的磅秤。但是重新检视陈旧的文稿时,才发现过往的生命竟然并不全然消失。早年的信仰与价值,仍然还保存在羞涩的字迹深处。所有的阅读原属于过眼云烟,抚触过的书籍,研读过的知识,流水一般在指隙间穿过。有多少阅读的记录,至今还完好地留在手稿上。因为偏爱,因为相信,所以才会容许升华文字。每打开一本书,就是敞开一张地图,精神的旅行从此启程。
图书馆的模样
此刻在图书馆里敲打键盘,觉得内心很平静充实。去年的中国诗词大会,第八场百人团中有一位选手的父亲是盲人,从小父亲用口口相传的方式教他诗词。父亲自己也保持着阅读盲文书的习惯。
董卿由此想到了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的经历,念出了他的一首著名的诗:
上天给了我浩瀚的书海,和一双看不见的眼睛,即便如此,我依然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在我的心里,这个世界最美好的地方,便是图书馆。
犹记得大四时候,同学们纷纷做自己人生的规划,给自己做决定。我依旧很迷茫。10月的午后在图书馆翻看一本闲书,当时心里就在想,如果我不考研,我可能这辈子再也没有这样的可以悠闲得在图书馆看书的机会了。于是下定决心,给自己快速的制定最有利于自己的计划。
直至今日,依旧很喜欢在图书馆,喜欢这种书香的气息,喜欢这种安静的大家都在学习的气氛,喜欢这种没有功利的充实自己的氛围。
生命是什么?
它应该是知识与情感的总和。生命质感的加深,绝对不是来自年龄的增加,而应该是得力于各种历练的结合凝聚。知识历练可能是无法避开的过程。毕竟个人的生命过于偏狭,必须借助别人的思想与作品,才能扩大生命格局。阅读使自己与他人的生命产生联系,从而开启未曾看见的世界。稿纸上留存的蜿蜒笔迹,有不少是当年阅读的印记。迤逦的阅读,曾经把自己带到遥远的边境。那可能是一个喧闹的春夜,也可能是一个下着雪的白天,平静的心情维持着一枝稳定的笔。文字的记录后,曾经不能开启的难懂诗句,都在那深沉的夜晚迎刃而解。稿成之后的心情,如今已都难以回溯。然而,重新捧读手稿时,竟然有一丝莫名的喜悦,在身体的什么地方暗自涌现。
俞飞鸿做客十三邀一直很欣赏俞飞鸿。俞飞鸿在十三邀中对话许知远。印象最深的便是,她很通透得说“生命本身是件毫无意义的事情,我们活得有滋有味,其实就是因为生命本身无意义,所以才会找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去做。”
一个姑娘,大学上的好好的,退学一个人去北京,大学毕业留校任教老师当的好好的,一个人又去美国,学了一门和之前的表演完全无关的专业。她的这些选择让我好奇,她一定在寻找着什么。
后来她说,她是在寻找自由,无论是十八岁的时候离开父母,还是后来走出国门,她是在寻找自由。
她的身上有一种秩序感,这种秩序感不是死板,不是规则,而是看尽了大千世界人世繁华最终获得的心灵的宁静。这种秩序不是社会强加给她,也不是她不得不接受的那种秩序,而是自己去经历后留下的最适合自己的东西。
生命可能什么都不是,却还是有其特殊的意义。至少它是一个容器,可以承受不同知识的汇集,使不同时空的作者可以发生共时的晤谈。
如果有人问起心路历程的转变,如果有人好奇生命道路的曲折,手稿是最好的回答。书写就是旅行,而旅行的抑扬顿挫就是一部自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