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读过一篇文,说,人的一生念大学的时光是最美的青春年,但我不完全赞同这样的说法,这不仅仅是因为我没有上过大学,还因为我认为,念大学时间都已经是成年人的思想,中学还太幼稚。那么,高中才算得上是最佳最美的青春黄金时光。
三年前,加入高中同学微信群后我发现,群里面有一个叫王立枊的同学,感觉名字好陌生。点开他的头像,无奈,除了青山绿水还是青山绿水。但是最终,我也没有像老师和熟悉的同学打听这位同学到底是谁?
群是班主任余老师创建的。说起来,也是很特殊的。因为那时我们读的是跟班制,高一到高三都是一起升上去的同学,但这途中,当然也有转进来和转出去的,所以我依稀记得,高一时是32个同学,高三毕业时是42个同学。至于班主任,高一高二是余老师,但高三就换成石老师,因为余老师转校了。
昨天晚上,放床边的手机震动,拿起一看,正是这位“陌生”同学在添加我,当时心中窃喜。虽然还没想起来他是谁?没关系,通过再说,反正是同学。
大家发了老同学好之后,没有回音。那我就继续看书。过了十来分钟,我的这位老同学消息发过来了,他说,不好意思,老同学,刚才我的学生把手机拿过去打电话了。
这才知道,原来老同学是位中学教师,那会正在辅导学生上晚自习。无关紧要的问候之后,老同学发来:那时怎么想到走那么远?讲真,相同的问法,他已经不是第一个。但每一次,我的回答也是不同的,但,非常真实。
我说,本以为,只是出趟远门,打工。没想到,一走,就是一生。
老同学说,人生就是这样,阴差阳错。
我说,来生,想做一棵树,守住家乡。
老同学笑了,说,我还想像柳絮那样,四处飘飞呢。
我说,还是家乡好。
老同学说,出去的想回来,在乡的想出去,就如钱钟书所写的巜围城》中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一样吧?
然后,我开玩笑说,看你的名字,三生三世也离开家乡。
这一招,暂且叫“抛砖引玉”。
果然,我的老同学说,一说起名字,泪都抱不住。以前叫王敏,在泮中读书时,有人一喊,几个答应,一看还有几个女生……
聊天聊到这里,我如梦方醒,原来,眼前的这位同学就是王敏,记忆中非常腼腆。这下,也算是揭晓了我心中一直以来的疑问。
老同学说,他高三就改的名字。看来,我的记忆还不够深刻。
后来,我们聊到了写东西。老同学说,你写写我们那糊里糊涂、懵懵懂懂的青春吧……
这话,让我突然一惊,因为,我想到了我的《一起走过如花流年的岁月》……
2020/11/2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