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寒衣节,准备回农村老家上坟烧纸。虽然老家没有了双亲,没有兄弟姐妹,所谓的老家其实就是一所老房子,但我还是习惯称为老家。
我们这一代人20多岁就到县城安了家,童年时期跟随大人上坟烧纸祭祀的传统已经刻在了骨子里,所以每逢祭祀日都要回去。即使嘴上说不信鬼神的也要回去充充样子,否则乡亲会骂:看着人模狗样的,爹娘的坟前连张纸都不烧。
孩子们就不一样了,他们从小就没有在农村生活过,现在又去了大城市工作,不管他们知道不知道这个节日,我每次回家都要在微信里发一个消息:今天是回老家的日子。
我并不希望将来我不在了孩子从千里之外赶回来为我烧几张纸。但我要让他知道这是一个祭祀的节日,安排喜庆活动应该有所顾忌。
什么年龄考虑什么年龄的事。我们二三十岁的时候,父母健在,上坟烧纸是父母的事。现在父母不在了,我不仅要考虑给父母上坟烧纸,还要考虑自己将来埋在哪里,谁来给我们烧纸?
现在农村没有了家族墓地。有的村是公墓,本村的人可以埋在公墓。有的村没有公墓,村民就直接在承包地里立坟。不要说村民不愿意,就是人家愿意也不能埋到人家的地里,平平整整的地里立一座坟头,都是机械化耕种拐来拐去,多别扭。自己一辈子不愿给别人添麻烦,岂能死了还躺在那里让人讨厌。
县城空巢老人特别多,孩子们都去了大城市打拼。五六十岁的人经常讨论归宿问题。老杨的儿子在杭州,于是在杭州买了一块墓地,说是为了方便孩子祭祀烧纸。
老李的儿子在北京。儿子婚房的首付都是借的,活人的事还没安排清,死人的事就更顾不着考虑了。老李说:“一辈子待在小县城,死后挑个风大的天儿,骨灰随风一撒,也算是潇洒走天涯。”
不知生焉知死!活着的事都搞不明白,还管得了将来埋在哪里,谁给我们烧纸送寒衣?由他去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