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这段时间,有人说树洞精的文章实用性不高,经过反思,树洞精决定结合真实案例,聊聊那些大家都知道,却不一定深入思考过的道理。
案例一,树洞精曾遇到过这样一个朋友。他本身学习特别好,性格比较温和,甚至有时候表现得有些软弱。
某一次,他和同学组成研究小组时,有位同学犯了较为严重的失误。如果按照正常流程的话,肯定少不了被处分。
由于这位朋友平时学习好,表现好,如果由他将这个错误认一下。虽然免不了一顿批评,但处罚会轻一些。因此,犯错的同学就来找他帮忙顶锅。
两个人的关系其实也算不上特别要好,但这位朋友居然答应帮这个忙。
后来再和树洞精聊天时他说,其实当时他并不想顶这个锅。但由于不好意思拒绝,而且,他也担心这位同学遭到惩罚,影响到这位同学后续申报社团的计划,所以才答应帮忙。
经过树洞精后来的了解,这种事情在他身上已经发生过不止一次。
孔子得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想必许多人都耳熟能详。
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能够思考过这句话呢?就像树洞精遇到的这位朋友,显然就是没能贯彻实行这句话,才把自己给坑了。
如果用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课题分离理论来看,他同学失误导致的惩罚,无论惩罚结果如何,其本质都是他同学的课题。
当他同学向他求助时,求助行为本身就成为这位朋友的课题。他既然心里并不情愿,他大可以拒绝,课题也就到此为止。
而由于他不好意思拒绝,导致了越来越多跟他原本没关系的课题压到了他的身上。久而久之,他内心的这种冲突将会给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果然,一段时间后,这位朋友被检查出了轻度抑郁症。
从心理学的行为主义角度看,他由于内心的不愿意,又不好意思拒绝,导致内心的纠结。让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亢奋和抑制之间不断转换。由于亢奋和抑制的冲突,抑郁症才会找上门。
因此,对于别人的求助,答应是我们的善意,拒绝是我们的权利。当我们不好意思拒绝别人时,不妨想想别人怎么好意思来麻烦我们。
案例二,曾经有位让树洞精颇为无语的朋友,来找树洞精倾诉。他烦恼的原因是他追求了很久的女神,最后的选择并不是他。
他列举了一大串为女神所做的事情,比如早上坚持送早餐,什么每天固定发早安、晚安……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总归按照他自己最后的总结,就是能做的他都做了,心都掏给了人家,为什么就是不喜欢他呢?
不知大家看了会有什么感想,反正树洞精是很无语的。有一句老话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这句话改一下也一样说得通,己所欲,也勿施于人。
很多时候你觉得自己对对方很好,但对方就是不领情。这种现象的诞生,往往是因为你给对方的,往往并不是对方真正所需要的。
在基础心理学中,需要和动机的关系,是每位学心理学的朋友都绕不开的知识点。关于需要和动机,心理学中有一个简单的关系链条,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引发紧张感,紧张感刺激行动,行动满足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紧张感,并不是紧张的腿哆嗦,心跳加速的那种。而是我们做任何事情时,促使我们行动的一种动力。
而如果我们连对方需要什么都没有找准,以自己的意测为模板,想当然地去对人家好,最终只能是事倍功半。
因此,大家如果想对某个人示好,请先找准对方真正的需要再行动。还是那句话。己所欲,也勿施于人。
案例三,曾经有一次,树洞精因为自己的失误,给一个团队造成了一些损失。虽是无心之失,大家也都表示了理解,没有人责怪树洞精。但是半个多月的时间,树洞精情绪低落,甚至为了急于弥补损失,有点乱了方寸。
脑海中,经常想象这个失误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精神压力极大。但最终的结果证明,事情并没有发展到树洞精想象的那么糟糕。
后来树洞精就在思考,明明最糟糕的局面,出现的几率并不大,那为什么当时满脑子想的,都是最坏的结果呢?
从心理学角度看,树洞精就是用意测代替了事实。由于树洞精潜意识中不愿意看到那种最坏的结果,所以在极力想摆脱这些想法的过程中,其实,正在强化这种想法。
就像日本心理学家森田正马所提出的精神交互机制一样。当我们越想摆脱某个想法时,就会一遍遍强化这个想法。如果强化的多了,就成了强迫性思维。
如果我们真的想摆脱某一种想法或某一种情绪的控制和影响,我们要做的不是和它对抗,而是先认可它的存在。尽量做好生活中能够做好的事情,不要给它太多的关注。
现在当树洞精再遇到这些问题时,脑海中跳出的第一个想法已经不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而是想自己现在是否冷静。如果发现自己不够平静,哪怕再着急的事情,树洞精也会决定将事情先放一放,只有确保自己理智正常,才会着手处理。与其在慌乱中做十件事,不如在理智下做好一件事。
在本文最后,树洞精魔改一下心理学家泰勒的一句话,树洞精不希望大家在看完本文后,说学到了新的知识点。而是希望大家觉得通过本文,加深理解并回顾了一下那些原本就懂的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