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经由对于事物的迷茫与不解,到对于事物本身处理的一阶秩序;再经过对事物本质、属性不断的探索,完善出各种对于事物分类描述的二阶秩序(用于找出一阶物品所在的物理位置),最终因为用户需求的不断改变,突破以原子为排列单位,最终实现了将内容数码化,相关信息由数位组成的三阶秩序。
总体来说,秩序的一阶二阶一方面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运营维护,而且对于用户的需求有着较大的局限性,尤其是处于当前的信息时代,显得有些无力;反之,三阶秩序对于排列单位的改变,无视纸质秩序的限制,开放包容所有用户的需求和观点,将其“权威”定义为大众。
三阶秩序的混杂无序化,不仅仅打破了传统的组织分类,还去除了纸质世界中因为出版而得到的隐式权威(二阶组织虽让事物变的容易寻找,同时也为自己树立了权威,限制了事物的组织方式)。三阶秩序可以直接绕过二阶秩序,直面混杂无序,可以通过用户个人或者共同合作的方式,一起去发现布置适合当下或稍后的需求,改变了我们队“究竟谁才是这方面权威”的看法。
谈到这里,引起了我对当前信息通信的思考。诚如之前所说,在当下的第三秩序,“权威”逐渐走向混杂无序甚至“鱼龙混杂”的用户,极大的丰富了事物的内涵,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一些乱象,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可靠性越来越难以把控(这其实是三阶的目标),但对于社会的弱势群体(或者是难以区分网络信息良莠的群体)来说,秩序的乱象也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极有可能让他们受到“伤害”。在这里主要举出三类人群:处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人;容易被鼓动的部分大学生;对于网络环境陌生的中老年人。
当下开放包容的网络环境,传统的权威逐渐势落,由用户组成的群体,或者由这一群体支撑的“偶像”类权威水涨船高。从未成年人说起,心理不成熟是他们的一大特点,无序的网络环境是他们认知世界最好的窗户,但其中的权威早已改变,能否正确引导他们身心的发展,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最后一个“摇篮”,学生们富有理想与激情,但因其涉世未深,三阶的混杂同时也给了一些不良事物一个途径,传播给易煽动的大学生,从而导致一些社会矛盾的发生。例如,近年来的由钓鱼岛主权引发导致一批大学生被鼓动,做出一些过激行为,影响社会秩序。中老年人在三阶的混乱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作为信息通信的“小白”,他们对于网上的信息有着一定的渴求。经过了传统权威的“洗礼”,这部分人群相信所谓的权威,却难以区分当下时代的用户“权威”的真实性,从而导致不法分子对其的欺诈行为的发生等。
结合中国实例,当下各种信息均可由用户自由参与,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大众平台的流行,给予用户接受处理信息极大的便利,但也正因此,近年来舆论容易被导控,“权威”也容易跟风选择,突如其来的巨大“权利”让用户受宠若惊,信息解放的同时,人们的思考也更加随意(当然其中不乏有创造性的思维),而许多不加思考的或有意误导的信息,也使得三阶秩序的可靠性受到怀疑。
秩序的三阶,从你的和我的,转化成我们的,突破了纸质的限制,颠覆了传统的秩序,改变了传统的权威,从信息通信角度是质的飞跃,但每一个飞跃都会有两面性,我们必须直视问题,不断改进,让混杂的秩序中有其自我的体系,而不是盲目的混乱,让其由用户群中所选择的“权威”更加真实可靠,所谓混杂并不意味毫无章法,如何让三阶的混杂秩序更有利于我们社会的和谐发展,正确引导思潮,使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组织信息,从先前的反映世界本身,更多的反映到我们的兴趣、热情、需求和梦想。
时代不断改变,我们现今所认知的三阶,总有一天会被新的秩序所替代,毫无疑问,每一次的改变,都是思想与技术的双重突破,是人们认知事物本质的突破,但在突破中需要始终保持本心,维护社会稳定,思想的开放尽可能地促使社会的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