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星期天,但是却没有闲着,忙完了家中的事务,还有每一天的学习打卡,每一天好像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度过。此刻坐下来,想着怎么写今天的文章,可是,心里面却难以平复下来,之所以会这样?因为还有一些事情等着我去做,此时留给我写这一篇文章的时间不是很多。
看着时间一点点地流逝,内心中不由得泛起一丝的焦虑,这些焦虑,既有感冒的因素,也有对看到时间流逝的原因。记得在一本书中看到~精神内耗这样一个概念,反观一下此时此刻的自己,正是在经历一些精神内耗,这样的精神内耗,让我无法专注下来。
这一会儿,头脑中闪现出来很多念头,有关于经济学的,有关于组织行为学的,有如何找到正确的做事方法的,还有一些关于如何对读书感兴趣的。当然,对于我冲击最大的,是前几天听一个患病的朋友不在的消息,听闻这个消息,虽然有一些心理准备,但是,仍然让我心里忽然一沉。
年纪轻轻的就这样没有了,对于她年迈的双亲来说,不啻于是一个噩耗,对于她的朋友们来说,失去了一个知心朋友。她的人是走了,丢下的是与她熟悉人的对她的记忆,在死亡来临的时候,没有人可以抵挡。即便如此,我们仍然有热爱生命去对冲那些死亡带来的恐惧。
写到这里的时候,头脑中闪现出来一本书的名字,《脆弱的生命》,在《脆弱的生命》一书中,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很多的生物,出生即死亡,他们的死亡是为了孕育新生命的选择。在大自然面前,人类不过是其中的一员,是大自然孕育出来了生命,人类的生命不过是其中的一个。
某些方面来看,生命的意义是人们创造出来的,那些创造出来生命意义的人们,更有可能勇敢的去面对死亡。另一个方面来看,虽然生命是脆弱的,但是,生命的创造力却可以打造出来很多比生命强大的事物。
当然,这样的创造,不仅需要智慧,而且还需要有不懈探索的耐心,还有对未知事物的好奇,还有对人生更高目标的追求。事实上,很多时候的事情仅仅是知道,在真正做的时候,却有很多的障碍,在这些障碍中,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具有很重要的因素。
是这样的,一个人对待生命意义的理解程度,决定了其对待生命意义的态度。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事例,比如说一些常见的现象,那些觉得活着没有什么意思的人们,还有一些人为了利益之争,不惜伤害亲近的人。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会在这样或那样的精神内耗中把宝贵的生命流逝,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处于一种不知道该向何处努力的状态。换一个角度来看,之所以会有不知道该向何处努力的状态,大概率上是并不参悟到生命的意义为何物。
在《脆弱的生命》这本书中,作者通过自己对自然生命的观察,讲到了生命的普遍性,以及特殊性。某个层面上来看,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立的个体,个体的生存是需要个体之间的相互支持,生命才有可能更好的生存。
也可以说,生命的个体既有自己独立性的存在意义,又有群体属性的特点。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任何一个独立的个体,必然会与群体产生链接和触碰,在链接和触碰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够很好的融入到群体之中,大概率上是会被群体排斥。
处于这样的一种被排斥状态下的人们,很有可能会为了融入群体而放弃独立性,当一个人放弃独立性的时候,大概率上是会失去自我。这样失去,会在心理上产生失衡,这样的一种失衡,如果不能够很好的调整,常常会处于低迷之中。
走出低迷的最好方式,是为生命赋予一定的意义,当一个人能够认识到生命意义存在的时候,就会重新燃起继续走下去的信心。看一下那些能够从人生低谷中走出来的人们,无一例外的是寻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
从很多的事实证明,生命本无意义,生命的意义是被身处其中的人们活出来的。当一个人感叹生命没有意义的时候,不妨想一下那些已经逝去的亲人朋友,在他们身上,可能会让我们重新认识生命的意义,进而重新踏上人生路,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