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2-5岁会出现自我意识敏感期和社会交往敏感期,这些敏感期的出现都是造成孩子打人、咬人情况产生的潜在原因。但我们不能完全套用敏感期的概念去分析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类似问题,比如爷爷奶奶主带的孩子会受到爷爷奶奶表达的影响、幼儿园其他小朋友的影响等。
首先从自我意识敏感期出现时,孩子从区分我的、你的到说打人、咬人,只需要制止孩子的行为,对孩子说打你只是排除的意思,不要和孩子较劲,在不违反规则的情况下使用他的自我。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当孩子不能主动分享给你手里的东西时,我们不能硬抢,更不能孩子鼓起勇气递给你他认为很宝贵的东西时,我们不能摆摆手说“我逗你的,我不要”类似的话,在孩子看来这是拒绝,更会加重他下次的不分享。
其次从社会交往敏感期来看,打人咬人,只能说明孩子发现语言不能表达自己的思维,而用有冲击力的身体动作代替更有力量。我们要认同他的情绪,告诉他我理解你的行为,并邀请他来想办法,如果不动手打人刚刚那种情况还能怎么解决。
最后要强调孩子的打人行为有可能来源于身边人的模仿。很多爷爷奶奶带孩子磕着碰着会常说打它,小朋友无意间就会模仿长辈的这种行为。
所以,当孩子持续出现打人、骂人、发脾气的行为时,家长首先要冷静下来,认可孩子的情绪,慢慢的开导孩子,让他走出负面情绪的时候也会反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