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法然上人《念佛决定往生文》有这么一段说:“唯以念佛决定往生人之身份也、心情也、体验也、听闻也、传承也、善知识也、善同行也、净土宗也;此外一概不论。” 请问这段文怎么理解?
净宗法师答:这段文字主要是劝大家一向专念,聚焦在念佛当中。你有了念佛,这一切都有了;你没有念佛,这一切都失去了。
因为你念佛,决定你是一个往生人的身份;你不念佛,怎么能获得往生人的身份呢?
“因为我师父是弘扬净土宗的,我是他弟子所以就往生了。”不是这样的。
“我是大和尚,我是有名的法师。”这个身份跟往生都没有关系。
“我是大功德主,捐了多少钱”,这都不是决定往生的身份。唯以念佛,决定你往生人之身份。
1、你念佛,就安心往生决定。
不是倒过来,“哎呀,我今天心情好,我这样念佛才有效果,才能往生”。不是心情决定往生,是念佛决定往生之心情。你念佛,就算心情不好,苦苦恼恼,烦恼儿子的事,工作也不顺利,你照样往生,你照样是往生人身份,照样是往生决定。
2、你念佛决定往生
有人说“我闻法也没有信心,没有感动,我念佛也没有见光见佛见花,那可能不行”——非也!你念佛决定往生;不是说你见光见佛见花这些体验决定你往生。
我们的思想不要偏到外面去,不要去追求外在的身份、心情、体验,这都不是决定往生之业,要回归到念佛。有念佛就是好体验,一切体验都归在念佛当中。“我没有啥体验啊,很平淡很平常啊”,这就是大体验。

3、念佛决定听闻
闻法当然很必须,但闻法它的归结点,千闻万闻是归到念佛来,听得多,说得多,不落实念佛等于一场空。如果能够专修念佛,像老太太从早念到晚,虽然她不懂经文,没有多少听闻,但是她超过你。这就是念佛决定听闻,因为达到实际效果了。
4、你念佛,决定你是传承
说“我师父怎么怎么样,我就得到念佛的传承,所以我能往生了”——非也!你念佛,决定你是传承。
有人说“我也学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你也是学,结果你杂行杂修,你不专修念佛,那你得到传承了吗?你把善导大师像供你家里,哪怕供一百零八尊,你也没得到传承;没有听过善导大师的名字。但就专修念佛,这样的老太太,决定其传承也。她是善导大师的嫡孙、嫡裔。
5、能念佛就是善知识
善同行,同样道理,能念佛就是善知识,专修念佛就是净土宗的善同行。末法时代的障重众生,“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善”,就是那种有智慧,能正确引导他出离生死轮回的;并不在于你会讲经,会说很多法。说得不契机不是善知识;法不在多,能够契机,一超直入如来地,这就是善知识。

乃至在临终之时,造恶之人,苦相现前,《观经》下品讲的“种种安慰”“教令念佛”,这是善知识。
净土宗
把自己划在净土宗,可是不落实念佛,那决定不是净土宗;虽然不懂得什么是净土宗,但专一念佛,愿生净土,这就是净土宗。
6、“此外一概不论”,只论念佛
就是还有许多话就不说了,其他一概都不论,只论念佛。这话都很干脆,有力道。不要在外面枝枝叉叉地去说那些无用的话,就回归到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样念佛。

就决定
你是净土宗行人;
你是善同行、善知识;
你获得了净土宗善导大师的清净传承;
你听闻有效;
你这是无体验当中有大体验;
没好心情里面有绝佳心情。
虽然是世间罪业凡夫,
但是往生净土的身份决定,
是人中芬陀利花,
是凡夫菩萨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