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方案汇报,刚说一半,被老板打断,说方案考虑不周全。
好不容易周末睡个懒觉,就被老妈diss说懒汉难嫁人
在家带了一天娃,很累,被老公说:家里这么乱,你在家都干啥啦?
这些否定,有的来自至亲,有的来自亲密关系,有的来自领导或客户。
否定分两种:
一种是针对“事”的否定。
比如某些事情确实没做好,结果不能让别人满意。
另一种是针对“人”的否定。
针对人的否定,更复杂一些,里面会参杂很多“否定人”本人自己没有解决的议题。
也就是说,这个喜欢否定别人的人,他就是喜欢否定别人,没有理由的。
面对别人的否定,有人条件反射的认同否定,觉得就是我的错,我就是不好的,我不行。
有的人会奋起反抗,越说我不行,我就越行给你看。
二十多岁的时候,我属于前者。
比如工作中如果遭遇否定,我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开始思考自己是不是不适合这份工作,开始萌生离开的念头。
心理学上有个叫“自我认同”的概念。
说的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认同自己的社会角色,包括我们长大后如何看待自己。
在生活中,不少全职妈妈,因为老公挑剔自己,会感觉到愤怒。
其实愤怒的背后,也有自我认同的问题。
我们为什么会容易愤怒?
是因为老公的挑剔,影响了自己的自我认同。
当我们对自己有稳定的认同时,我们对于别人的挑剔就不再那么生气。
在职场中,一个人对自我的认同,是能够将自己本来的工作能力进行客观评价的一种能力,能够肯定自我价值和工作之间的联系。
当我们对自己认同时,老板或同事批评我们,我们会想自己有哪些可以改进或提升的地方(对事)。
而不是感觉挫败、受伤,想为自己辩驳(对人)。
曾奇峰老师讲过:
当面对别人的贬低时,我们知道是这个人的投射,就不容易受伤。
在别人的投射性贬低中,我们如果感觉受伤,是别人的贬低激活了我们潜在的自我贬低,最终是潜在的自我贬低伤害了自己。
面对否定,我们该怎么做呢?
第一步,否定来了,用个容器接住它
以前我可能会把力量放在阻止别人来否定自己上,这会花很多力气。
后来开始尝试,想象我心里有一个大桶,可以装下这些负面的东西。
否定来了,丢进去就好。
第二步,判断否定是对事还是对人
接住了这个东西,然后开始观察。
如果是对事,告诉自己,他否定这件事,不等于否定我。
他说你报表数据错了,说你文件里有错别字,说你方案考虑的不够周全...
说明这些事情还有可以完善的地方,他只是觉得这件事情还可以更好。
一旦有了这个区分,我们内心就不会泛起那么多情绪。
第三步,觉察自己的情绪
问问自己,这个人否定我,为什么会让我这么难受?
是不是他让我想起了过去我的一些被否定被伤害的情境?
也许我们对否定的应激反应跟小时候不被允许出差错的情况是有关系的。
如果父母有一个内心空间可以容纳我们小时候出的差错,那么这个内心空间是可以传承给我们的。
当你觉察到过去你的确在否定中受到过伤害,立刻告诉自己,现在这个否定我的人并不是我的父母,也不是曾经伤害过我的其他人,他否定我并不是要来伤害我。
这样一想,你就可以稳住自己的情绪。
第四步,改变把别人的否定当作对自己全盘否定的思维模式
把别人的一句不满、一个细微的意见当成对自己的全盘否定,这是很有害的自动化思维。
这与过去的成长环境和创伤情境有关,是一种强迫性重复。
学会觉察,跳出这种强迫性重复的循环。
你可以跟自己说这样一句话:我是一个有优点也有不足的整体,别人的否定不是针对我这个整体,而是针对我的不足。
另外,要避免极端思维。
要么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糟透了;要么觉得别人说的都不对,感觉不服气。
这两种状态意味着,你否定我,等于说我完全不行。
有这种思维的时候,是接不住别人的否定的。
别人说我是错的,我就是错的;别人说我不行,我就真的不行。
别人说你是个傻子,你就是个傻子么?
认不认同他人的说法,决定权在你自己手上,你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和决定。
如果一个傻子,见谁都说:你是个傻子,你是个傻子。
你当真了,那你觉得,谁是傻子本傻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