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无形之手架空的君王
年少翩翩的花季少年的朱翊钧,懵懂的年纪不知爱情为何物。在1581年的冬天,偶然间结识了母亲的身边的一个丫鬟,也许那时对于那个翩翩少年,她更是西施。话说人不风流枉少年,由于一次意外,结了一份良缘,那个良缘叫常洛。至少那时,对于那个少年、那个西施、还有少年的母亲来说是良缘。
时间如白驹过隙,少年身边终日都是佳人相伴。又一次偶然中,少年的灵魂遇到了伴侣,那个灵魂姓郑,也许soulmate就是这个意思吧。因为她,他爱上阅读;有了她,他的精神上少了缺陷;正是她,他觉得自己是个有血有人的人。也是老天故意开了一个玩笑吧,他们真是灵魂伴侣,到最后都没有在一起。
不久他们有了爱情结晶常洵。爱屋及乌,此时的朱翊钧希望常洵能够继承自己的位置。可惜由于不符合传统的道德体制,无法遂愿。于是他开始了慢慢的马拉松式抗争,抵抗那些卫道士,争取他觉得属于他自己的东西。这一抗争后来演化为长达28年罢工,因为在抗争中,他愈发觉得自己在卫道士心中更是道具,木偶,而不是有血有肉的人。
诚如大话西游里面的紫霞仙子所说,如果不能跟我喜欢的人在一起的话,就算让我做玉皇大帝我也不会开心。我们的翩翩少年朱翊钧也会说,如果不能让我为喜欢的人做一件让她开心的事,就算让我做皇帝我也不会愿意,于是他真罢工了。也许在那个道德八股的国度中,卫道士们更关心他是否符合道德大厦中位置,而不是他是否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行走在钢丝上的舞者
申时行,作为文官集团的代表,他希望践行朱元璋流传下来的仪式,经筵、早朝、亲耕等,毕竟这些仪式都是以德治国乃至团结文官集团的基础。但是组织机构的缺陷使得从圣后到帝师,乃至群臣都是说管说,做管做。申时行,作为清算张居正的执行者,他更是看清了弥补这种缺陷的危险后果。同时道德仪式的重要性,使得申时行深刻上下否鬲,中外睽携的现状的严重后果,使得其又不能不作为。所以他希望降低目标,达到使不肖者犹知忌惮,使贤者有所归依,力图维持这种现状。双方立储的问题的不妥协还是使这种试图维持的努力还是失败了。因为张居正被清算的现实也使用万历皇帝看清了这种阴阳的不调和,所以万历帝选择了无为,从此开始了不履行皇帝的职责,可以说是对这种平衡的无声抗争,这一年是万历十五年。
道德的卫道士
海瑞,一个底层出生的深受四书五经的影响的读书人。其三岁丧父,孀居的母亲将其抚养成人,同时用四书五经将其学识启蒙,所以海瑞是孝子。同时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忠孝。作为孝子,其经历了家庭生活的许多艰辛,也践行了儒家的传统文化。作为忠臣,其忠于太祖皇帝朱元璋留下来的祖制,而非单纯的忠于当时的皇帝。其早年因为笔架博士而闻名于文官集团,预示其对道德礼仪的恪守其脱离实际。而后一篇治安疏直面嘉靖皇帝,直接将传统和现实之间遮羞布揭开,直接将皇帝和大臣之间的矛盾挑明,直接将皇权和文官集团之间的平衡打破。其一,朱元璋订立的一系列立法仅适用于草创初期的大明帝国,而二百年后的实际情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二,四书五经中的儒家伦理文化是两千多年前的文化,时过境迁,本本主义已经不再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海瑞的思想八股打破当时社会形成的平衡,其勇气可嘉。但是因明初的科举八股取士,导致整明一朝的文官都是道德维持集团的稳定。在没有形成有效的平衡之前,海瑞对明初道德体系的坚持触及文官体系的团结稳定和以及君臣关系的平衡,其行为不可取。也因此,海瑞在嘉靖的大牢中活了下来,在万历的右都七辞官未遂。海瑞终于殉职于任上,这一年万历十五年。
海瑞,不断的维护朱元璋流传下来的道德体系,但道德的维持与体制的缺陷之间的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实已经无法满足,导致了后来的阴阳失调。所谓的海青天。一个时代的产物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