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果他深耕于某一个领域多年,擅于解决某个领域的问题,并且超过世俗期待完成了任务,那么我们往往会说,“这人很优秀”。
相反,一个人,如果他擅于跳出框架做事,做别人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并且还超越了前辈们的成就,我们往往会说“这人很卓越”。
前者可能是一个制度中的高级管理者,而后者更多的是行业内数一数二的开拓者,比如埃隆·马斯克、马云、张小龙等等,像他们这样卓越的人无一例外实现了创造,普通人可能一辈子也无法到达这些人的高度,但是向卓越的人学习,自然也更靠近卓越。
优秀的人是把前人开创的路走好,卓越的人是自己开创了条新路。
大部分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多多少少都能说出一些富有创造性的话语,新鲜又好玩,甚至还饱含哲思。成人被小孩子吸引,喜欢逗小孩,除了觉得小孩可爱,在很大程度上,成年人是被小孩身上的创造力所打动。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孩子似乎就很少说出这样的话了。
那到底是什么创造力被慢慢磨灭,直到丧失呢?
第一点,创造力从被人为介入的时候就开始逐步丧失。
小的时候父母会教导你要喜欢人、见到任何人都要主动问好、要微笑,这样别人和你相处起来才会愉快,不要去评判别人好与不好等等,恰恰是这样的好心干涉,你可能就会压抑自己一部分的真实情感,无法完全发自内心地去表达真实情绪。长大之后,你的思想看起来是你自己的思想,却很可能是别人期待下调整过的你自己的思想,这里的别人可能是父母、长辈、老师等,也就是说你自己的思想,都是经过他们刻意调整后的思想。
第二点,创造性的思想、活动和情感,这三个要素是密不可分的。
你可以看看那些日常涉及大量原创活动的人,比如艺术家、作家、歌手等等,他们身上的感情都是自发且饱满的,他们充分做自己,才能把真实、特殊的感情注入到作品当中,这也很好解释为什么有些创作型人才在生活中常常受到主流非议,比如,乔布斯创造了苹果,却出了名脾气暴躁,这是因为他不去克制任何情绪,即便是坏的,对身边人有害的情绪。
第三点,大量的已知事实同样是创造力变得越来越弱的原因。
你现在环顾四周,把你看到的事物都说出来,可能是“桌子”、“椅子”、“杯子”,你会发现这些事物是什么叫什么都是你从别人那里学来的,是你以往的经验得来的,但是如果你第一次看到这些事物,且没有人告诉你是什么叫什么,你是不是就会想“这是什么?”而不是习以为常?
同样,现在的知识越来越多,在文化教育的推波助澜下,学生不是学如何思考,而是学习大量知识,这些知识往往还是毫不相干的信息,学生没有时间独自思考,陷在知识焦虑中,形成不了自己的思想,创造力也逐渐丧失。所以,你会看到“优秀”的人擅长利用“已知”的知识解题,他们在自己的领域深耕多年,能够解释前辈们的研究成果,遇到问题懂得用哪一个理论和方法解决,他们渐渐成为“高效解决问题”的机器人。
面对创造力的必然丧失,我们有没有具体解法呢?或者说,我们有没有其它工具可以帮助我们重新找回创造力?答案是有的。
要逆转这个情况,跨越“优秀”与“卓越”这条有创造力的分界线,就知道创造力并不仅仅是智商、努力、意志力、执行力的问题,更是一种格局观的问题,这个格局观就是系统。而如果你看到了系统,那么你才有能力重塑创造力。
看到系统有两个方式,一是看到事物发展的脉络,找到“回路”,二是看到事情背后的真正规律,发现“层级”。
有些职场人陷入一种损耗性回路当中,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忙却挣得少,看到同龄人一直升职加薪,就开始焦虑,为了摆脱这种焦虑,只好让自己忙起来,做一切看似是自我提升的努力,而这个负回路就是“忙—乱—忙”,其实这种回路也不难看出来,但是我们习惯了即时的反馈,短期的充实感,停下来你可能会感到空虚焦虑,像瘾君子般坐立难安,为了重新获得这样的快感,也就顾不上长期损失了,所以有的人总是用行动上的勤奋来掩饰思想上的懒惰。
如果你在自己身上看到了同种性质的回路,赶紧停下来,摧毁这样的自杀性回路,然后思考破解之道,比如引入增益性回路。
增益性回路的共同点都是难以坚持、回报延时像“学习—成长—增值—学习”、“锻炼—精力充沛—锻炼”、“兴趣提升—能力提升—回报增加—兴趣提升”等等。
“你现在的学习状态,付出和收入是否成正比?”
“如果不是,你是否想过调整学习方法?”
“如果没有,你有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学习不是付出就有回报的因果推论,除了努力,还需要正确高效的方法。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手都为知识付费做出自己的贡献,你正在经历的学习困境,他们早就经历过,他们把有效的方法总结、整合成了一节节的课程,你要做的只是找到这些好方法,面对现在越来越复杂的世界,抄近路比走直线更短。
但是没有目标的学习,就好像看到无数条相似的近路,哪条都想走,最后哪都到不了。如果你的目标是赚到钱,你的学习目标应该包括学习理财和投资,而不是逃避现实问题,对房价、地段、区位充耳不闻。你应该发现了,这里的层级是一个金字塔型,由下至上排列,也就是“付出—方法—目标”,最顶端的是目标,选对目标,做那些更少更对更好的事。
现在问问你自己:你摸索出了自己正在遭遇的损耗性回路吗?你打算怎么解决?除了“付出—方法—目标”这样的层级,你还看到过其他层级吗?
现在,是时候为了改变而改变,
去规划你的职业发展,
去改变你的行动惯性,
去重塑你的创造力,
从优秀到卓越,从十万到年薪百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