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出去的钱是回不来了,于是不少朋友痛定思痛:从现在起到春节前,勒紧裤腰带做人。
但要我说,存钱这事吧,与其锱铢必较地节俭,不如用对方法来得事半功倍
说起来,存钱跟减肥竟是同一个道理,想瘦无非要让消耗大于摄入,于是就有了“管住嘴迈开腿“的说法;
同样的,想存钱就得让收入大于消费,这就要从开源、节流2个层面去考虑。
但现实是,不少朋友在「开源」这件事上,遇到了困难:
想加薪,要看老板脸色;
想跳槽,机会不好找;
想投资,本金太少收益了了;
想做副业,却找不到抓手,不知从何开始?
相较而言,还是「节流」的可操作性更强些,但不少人也难过心理关:总把「减少消费」和「降低生活质量」挂钩。
于是束手束脚,最后存钱这事,就跟减肥一样,时常挂在嘴边,却从来没能实现。
怎么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呢?总结了一下,3步就搞定。
第一步:账单复盘
想对自己的财务状况作出改变,先得从梳理财务现状开始,对于普通人来说,记账可能是最简单的方式了。
尤其是,现在不少电子支付APP,都有「账单一键导出」功能,无需逐笔记账,方便不少。第二步:财务体检
即便是这样但一部分人还是会有账单无用论出现,帐是记了,但过后还是该花花,没起到什么作用.
建议大家,至少每月一次,认真审视一下自己的账单:把逐笔消费按「衣-食-住-行-娱乐」分个类,加总一下看哪一栏金额最大,然后再找解决方案就容易
第三步:预算规划
很多人觉得记账没用,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记账也好、复盘也罢,都有点“事后诸葛”的意思。钱都花出去了,再想着补救,有点为时已晚。
更聪明的做法,应该是「化被动为主动」,利用财务体检,做好未来年度/月度预算规划。
记账超过6个月经验的小伙伴,都不难发现,虽然每月开销不一,但一般来说,涉及到吃住行方面的刚需消费,额度都相差不大。但在弹性需求上面的花费是没有限制的。
关于存钱,不少人会觉得,存钱是委屈当下的自己,花钱如山倒,存钱如抽丝,有点得不偿失的感觉。
但在我看来,存钱的意义,自律大于财富积累本身。
100块钱,你能选择及时享乐、不问将来,但也能用来投资自己,成为一个长期主义者的决心。
这才是坚持存钱和理财,更让人受益匪浅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