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去医院看病,有一轮的检查需要到缴费费窗口去缴费,医生的助手专门叮嘱了,不要去自助机上缴费。
现在大部分的人,特别是年轻一点的,都是在自助机上缴费,所以窗口排队不是很长。
在我前面是一位七八十岁的老人,个子不高,大概只到我的肩部。老人年龄大了,行动不方便,有些事也搞得不是很清楚,她的女儿站队列在外面一直在斥责她。这里不对,那里不对,我开始什么都没有说,后来实在有一点忍不住了。她的女儿也应该有50多岁了,我对她说缴费也不是做检查,不需要你母亲亲自排队,你来给她排队缴费,让她去椅子那里坐着等你就行了。
女儿听了我说的话,不知道是不是才反应过来,凶巴巴地对她母亲说你出来,我来排队。母亲很胆怯的往外面走,她一把拉过母亲,自己站了进来。
收费的窗台很高,已经到了我的胸部,这个女儿的个子也不高,也需要垫着脚才能和里面的收费员正常交流,要是她母亲踮着脚都费劲。
我估计这个做女儿的带母亲到大医院看病也有些困难,应该是从农村来的。现在医院的电子化程度很高,有些人很少到大医院,或者说文化程度低,年龄大的,真的一时很难适应,有时候就有些摸头不顾脑
有一次我也是到这家医院看病,有一对老人应该都有80多岁了,老大爷估计视力也不算好。老大妈用一根拐杖,她握着一头,另一头老大爷握着,老大妈走在前面带路。然后走到诊室前找了两个位置坐了下来。

我那天挂的号比较晚,等的时间比较长,大爷老大妈说他们来的好早,总也没看上,不知道什么原因。有人就问,是不是你们没有取号?老大妈说取了号的。我坐在对面,坐在他们旁边的那个人还是很热心,让老大妈把取的号和签到的号给他看一看,这位先生一看就发现了问题,说你们签到没有?老大妈一脸茫然,问还要签什么到?他们以为取号以后只需要等着就可以了,不知道还要在每个科室前的签到机上面签到排号。
我看见的这母女俩,女儿比母亲要稍微懂一点,但是看起来也有些困难。说句实话,在大的医院看病,如果检查的种类多了,又要自己打检查报告,打印胶片,真的会把人搞得晕头转向的。作为年轻人,会觉得这样更方便,但是对年龄大的人文化程度太低的人,确实不是那么友好。
大的医院,人又多,地盘大,科室多,工作人员也很繁忙,他们也有他们的难处,有的工作人员的态度真的不是那么让人舒服,别人不懂多问两句就特别地不耐烦。在他们认为很简单的事情是因为他们已经非常熟悉这个流程,但是对于去医院看病的病人来说并不熟悉,有时候多问两句就会被工作人员给训斥一顿。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我能帮到别人的,都会给别人说一下。

我今天说到这个事情,是因为每去一次医院都有很多的感慨。
时代在发展,有些东西如果我们不去适应,只会越来越被甩在后面,尽管每个部门每个单位都在努力的去做一些能给老人带来方便的事情,但是时代绝对不会停下来,等着老人跟上去。
比如医院里的喇叭也在不停的说看病的流程,但是有的确实年龄大了,比如七八十岁八九十岁听力下降,视力下降,医院人又多,声音也嘈杂,老人真的不一定能听清楚广播里面说的是什么,一些张贴的流程也看不清楚,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多一点耐心。
作为儿女带老人去医院看病,本来就累,再加上自己有些程序流程都不清楚,难免有些不耐烦,也请这样的儿女对老人多一点耐心。你弄不清楚的时候可以找一个位置给老人坐下来,你再去了解清楚。什么排队缴费打印报告等等,不需要老人亲自去做的,就把老人安置坐好,自己去办。
但我更想说的是五六十岁的人一定要努力去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如果每一次去看病都需要孩子去陪同,孩子也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家庭,孩子累,自己也不方便。
我们这代人赶在了新旧交替的这个时代,既是幸运,也是挑战。我们的父母一代,只能由我们去代替他们适应这个社会的变革,而我们的孩子却很难代替我们去适应这个时代的变革。
我们的孩子也处在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生活节奏快到目不暇接,同时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而且像我们这样孩子不在身边距离遥远的,不可能让孩子每次都陪你上医院,替你做很多随手的事情,所以只能我们自己去适应。尽量把需要孩子替你办的事情延迟得晚一点,这样孩子轻松一点,自己也方便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