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请原谅我用了这么三观不正的标题。开篇我先借用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的一句话:好的艺术家抄袭,伟大的艺术家剽窃。
我认为写作要敢于抄袭,文章要大胆剽窃,并不是我不关心创新,不尊重知识版权,而是因为这是写出优秀作品的必经之路。
首先写作是创造知识或者传播知识的行为,那么知识从何而来?
简单归纳就是两个途径,第一是基于基本的公理用逻辑推导得出,比如几何学;第二种是基于现有的人类经验演绎杂交融合获得。可以说绝大部分的知识都通过第二种方式获得的。第二种方式即使是普通人也能做到。
人在学习新知时有一个特点,就是只能通过已有的知识去理解未知的东西,比如用语言描述让一个小学生理解地球结构(地壳,地幔,地核)非常困难,但如果你在旁边摆一个切开的鸡蛋做类比,他就很容易理解。正因为如此之时,创作也不是无中生有的,必然构建在已有的知识体系上。
虽然影响写作质量的因素很多,但是更多的知识,一定会有正向的帮助。互联网时代,很多知识都是免费公开的,但是这些知识就被算你看过了,也不一定属于你,更不用说那些你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知识。
这就好比储存在图书馆里的书,里面的知识只是静静地躺在那里,从未属于你。你首先需要通过阅读才可能把这些知识转化成自己。相信没有人会觉得,阅读别人的书籍,把别人的知识吸收是一种剽窃行为。但阅读并不见得就能吸收,检验吸收成果的最好方式就是实践。写作就是实践之一。
那么写作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写作是把脑中这些“窃取”过来的大块知识,通过自己的思考把它们打碎,然后结合其他知识再重组出来的过程。为了在自己的文章里用上“抄袭”的这些知识,你不得不去打碎大块的知识,然后才能够嵌入到你的文章中。这个过程中,你不仅对这些知识的记忆会更加深刻,而且下次再去调用的时候会更加的灵活。
为什么写文章要鼓励你大胆剽窃?因为一开始你很难把这些知识直接打碎成沙子,让它的亲妈也不认得。你可以在得到一块大石头后稍微打磨就用,如果你没有能力用这石头搭建金字塔,拿来搭建巨石阵也行,再不济直接往石头上涂颜料也行。只要反复地去使用这些石头,它们迟早会变成沙子,甚至从沙子变成玻璃。不要指望刚看到的知识,自己就能够融会贯通,然后语出惊人。抱着这样的想法,结果往往是人已休,语未出。
说了这么多,你的自尊心告诉你,写作怎么能剽窃,不是原创的东西有什么脸面拿出来给别人看呢?
好吧,抛开脑神经科学的知识,我从其他角度来谈谈这个问题。
首先问一个问题,你写作为了什么?
有些人是为了传播自己的想法观点,有些人是为了记录自己的思绪,有些人是为了财富自由……无论目的是什么,创新永远都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
如果你的目标是高效传达自己的想法,让目标受众快速理解你的意思,那就大胆使用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和案例吧。如果你的受众听懂了你的内容,又觉得内容确实对自己有启发,他们根本不会关心你文章中的故事是从哪个童话书里抄过来的。如果他关心的是这个点,那他显然也不是你的目标受众了,和你也没啥关系。
绝对的原创是一件耗时甚至低效的事情。假如现在让你原创一个笑话,你能在5分钟之内想出来么?如果你的目的是让对面那个人开心地笑,就别憋红了脸在那里想笑话,赶紧用一个现成的吧。
没必要再发明一次火药,直接拿来用就好了,做火炮也好做烟花也罢,随你!
虽然绝大部分知识是公开的,在你尽情利用的时候,最好心存敬畏。既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受益,但心里要铭记脚下的巨人。在外国人写的文章或者书籍上,每当要借用案例作为证据的时候,都会提到这个有个案例由哪个大学哪位学者提供的。我们平时写作可能做不到这么严谨,但是至少我们心里要有敬畏之心。
我现在心存敬畏,因为这篇文章真的剽窃了好多人的研究成果和哲思。
当你怀揣着些敬畏之心的时候,你就可以去仔细地观察,认真地剽窃。一次一次的写作输出,相信有朝一日你会从照葫芦画瓢的新手成为摘叶飞花的大牛,祝写作愉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