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我在《写给梦想》里提到的那个曾经是职业玩家,后来选择放弃游戏,重新开始的表哥。
可能每一个漂泊在外的务工人员都会有和家里亲戚渐渐疏远的这么个过程吧。
我们小时候一起打游戏,一起学骑自行车,一起看还珠格格,我是最小的那个,有两个表哥,我们三个曾经真的是很要好,可能是长大了吧,经历也都不同了,现在微信都不怎么说话了。
过年的时候,我们聚在一起。我以为还是会像前几次那样除了交流养狗心得,就没什么可说的了。没想到我们一起坐地铁的时候,他对我说:“好累啊,一年一年的。”
我附和着:“可不是么。”
他突然有些感慨,说:“其实有时候想想,挺后悔浪费那几年去打游戏的。”
我莫名的想哭。
生活到底把一个人逼到了什么地步,才会让他对追逐理想的岁月感到可耻。
他说:“每天表面上嘻嘻哈哈,其实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是会有一种感觉,说不上来的那种。。”
我很明白,说:“是‘慌’。我懂,就像小时候临考试的前一晚总是很忐忑,因为还没有做好准备。”
我想到王小波的一句话: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
我想起去年过年的时候,因为工作,我没有回家。在出租车上,司机接了个电话,我说:“这样不好吧,要不,您靠边?先打电话?我不着急。”
他十分感谢,想必是挺重要的事,他也靠边接电话了。
很安静的夜晚,廉价的山寨手机把电话那头的声音放大的异常清晰。
那是一个孩子,他说:“爸爸,你今年回来吗?”
司机很大声的说:“回不来啊,爸爸在外面工作呢,太忙了。你学习怎么样啊,这次考试考多少分?”
孩子说:“数学考了90!”
旁边还有个孩子,抢着说话:“他语文没及格!”
我差点笑出声。
司机很严厉的说:“怎么回事?语文不好好学,我回去揍你!让姐姐接电话。”
刚刚抢话的女孩子,细细的声音,说:“爸爸,你今年回来吗?”
司机突然沉默了,我朝驾驶座望去,看见他低下了头。
我想,应该很难过吧。
他突然说:“好啦,先不说啦,爸爸要工作了,快去睡觉吧你们。”
挂了电话之后,他转脸对我说:“不好意思啊,好久没和孩子通电话了。”
我笑了笑,“没事。”
一会儿,我问他:“怎么不回家过年呢?”
他说话的语气有些不好意思,“唉,机票太贵啦。来回都快一万块了,这钱打回去给他们用多好,就不浪费了。”
我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也许有一种可能,我们都努力错了方向。
最近听说了一个某大公司副总的励志故事,就是往往我们口中的“别人怎么就能成功呢”的故事。
他是专科毕业,在那个大学生还没有遍地都是的年代,依旧找不到好的出路。他赶在了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一个改变社会潮流的时代。
他们一行五个兄弟觉得必须再学一门技术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那个时候学校老师建议他们去学电脑,五个人里有两个人不以为然,觉得还是学点更实际的靠谱。于是他们三个人花了三个月的时间上了一个当时比较水的培训班,学了一些计算机的皮毛,就这样闯北京去了。
好在他比较有天赋,从小也好个打游戏什么的,所以只有他面试上了一家比较好的公司开始实习,开始了他计算机的大神之路。工作了三四年,公司给了他一个出国深造的机会,与此同时呢,我说的现在那个大公司向他发出了工作邀请,其实当时这个公司也已经很厉害了,他毅然决然不顾家里反对,跳槽了。他的母亲认为这么好的出国机会,为什么要跳槽到另一个公司重新开始呢。
而他呢,就这样,从刚开始初到北京的愣头青,花了十七年的时间,爬到了一家上市公司副总的位子。
我想,这就是机遇,其实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某一个时刻的到来,那个终将改变我们一生的时刻。
我认识一个日本代购,他也是一个有故事的男同学。
当年独自去到日本留学,我不清楚他当时到底在打多少份工,我只知道他和我说过,刚到日本的时候一天只能睡三个小时,放了学就去打工,回去睡一会儿,接着打工,然后直接去上学,除了学习就是工作,就算是毕业之后,依旧身兼数职。以至于,他到日本五年之后就买了套联排别墅。
现在有妻子有儿子,在日本一家公司上班,同时做着旅游和代购。
他们生活的很好,不求大富大贵,却过着很多人想要的日子。
如果你想听励志的故事,我可以说好多,说好久,只是我发现,有时候我把故事说的很精彩,很多人就都只在意那个别人如今人前的风光,然后幻想着等我到了那个岁数,一定也要那样享受生活。可是你们难道没想过,无论二十,三十,四十,甚至七八十岁,都有碌碌无为,平庸过活的人。如果你不做些什么,明年你还是会感慨:“好累啊,一年一年的。”
今天这四个小故事,就是平凡人的波涛汹涌,成功和失败每天都在上演,你觉得生活很累,可是谁的都不轻松。我知道不是所有付出都有你想要的回报,但是你会发现,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果方向不对,不如试着换个角度。
哦对了,每一个成功者的故事都在试图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你和他们都一样,只是他们比你多吃了一些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