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夜正读着马克.李维的《偷影子的人》,泪流满面,陷入情绪中不可自拔。突然一个孩子醒了,吵醒了另一个熟睡的孩子,于是两个孩子同时大声哭闹,我一手抱一个。夜已深,窗外零星灯火,除了孩子哭叫的耳鸣,四周静寂,我欲哭无泪。
看过很多文章,想要去追寻婚姻的意义,却从未找到令自己信服的。记得有一篇说是安全感跟幸福感的归宿,对照自己的境况,我倒愿意相信,婚姻给了我很多不曾有过的风雨。
都说现在大多数婚姻是守寡式,育儿是丧偶式。想起自己的两个孩子,除了老人帮忙外,所有一切都是我一手操持的,这比喻于我是在真切不过了。读过太多有关婚姻的文字:女人全职在家带孩子的,得做好老公外遇出轨和被公婆嫌弃的准备;专心工作,寻求老人带孩子的,得背负不顾家和不利于孩子成长的骂名。我在想这个世界对女子怎么有那么高的要求和那么大的恶意呢。不是说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么,这时候发挥的作用呢?婚姻明明是两人经营的,最终却变成了一个人的苦撑;孩子明明是两人共有的,最终却变成了一个人的辛劳。
看着朋友圈那些宝爸们带孩子游玩,做亲子游戏,参与孩子学习规划等等,真心羡慕。我跟孩子们似乎并未得到想象中的关怀与陪伴。想起自己躺在手术台上,眼睁睁看着医生用刀片划开肚皮,血“噗嗤”一声,喷涌而出,缝针时医生拉线拽肉,自己就如刀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那种悲凉之情,是坐在手术室之外,甚至只关心孩子性别的人无法体会的。而我亦从未提起即使现在想到那时场景,仍是恐惧不已。孩子冠上只花十分钟造出他们男人的姓氏,而十月怀胎的我却在肚皮上留下一道永不消失的疤痕,以及无穷无尽的辛劳。
现在的父母总会焦急地催促已经工作的孩子结婚生子,可他们却从未告知婚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之法。也许他们自己也正在或深受婚姻之苦,也找不到解决良策。当你婚姻出现问题时,他们总用“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等你做父母时”就知道了来搪塞。
都说“养儿才知父母恩”。也许只有等你结了婚,你才会真正的理解父母,才真切的领悟生活。当你进入婚姻里,你突然发现,原来婚姻是你跟父母不断和解的武器。因为同病相怜,所以惺惺相惜;因为感同身受,所以相互理解;因为同舟共济,所以相扶相持。原来婚姻是为了感受父母的辛劳,领悟生活的不易,加速自我的成长。婚姻是爱的延续,是生命的见证,是自我的定性。婚姻教会了你生活的一切,让你不在心无归属,漂泊四处,孤立无援。让你更加成熟,更加知性,更有担当。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