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有人分享韩寒针对《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元背后,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一文的评论,韩寒认为,时代里不同人就是有着不同的分工和命运,也各有不同的幸福,安于现状或不甘如此都是每个人自己的内心意愿,他人不可强加。
觉得这话很是戳心,便顺带把这篇文章找来看了一下。说起来,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在朋友圈看到类似的文章,暂且抛开作者的用意不谈,我想,他们一定深谙自媒体的传播规律,否则也不会写出这样的标题,寥寥的十来个字或几十来个字,就能精准的击打到无数人的痛点。正如作者在该篇文章里说到某个妈妈的焦虑:如果你稍有松懈,你就会被落下。就算你呆在原地,你缓慢成长,也是一种退步。
光是看到这句话本身,就足够令人焦虑了。
在当下的自媒体内容里,制造和贩卖焦虑,一定长期占据点击榜的榜单位置。需求决定了市场,本来生活就足够艰难了,还动不动就被同龄人远远甩出了几条长城那么远,能不焦虑嘛。在这个好像不学习就会被淘汰的时代,大家都丝毫不敢停下学习的步伐,不仅要学习,最好还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于是,《学会这几招就能.......》、《写好标题的几大套路》等内容层出不穷,就连各种微课的售卖文案,也一定要写上谁谁谁通过学习了该课程,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这样的成果足够令人心动到点下付款按钮。
当然啦,从营销的角度,无论是标题、排版、文案等,都体现着内容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此外,里面也不乏一些非常优质的内容,比如我关注很久的黄有粲老师的三节课团队,课程专门针对互联网运营方面,做出来的内容无论在用心程度,还是专业程度上,都值得掏钱。但当越来越多以个人成长为主题而又良莠不齐的内容出现的时候,不仅仅考验着我们的分辨力和判断力,也需要我们不时的追问自己:你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同事之前准备英语考试,每天都用app记单词,考试的时候却发现没多少用,很多记了就忘了,但是每次想到完成了今天的任务,就会有一种成就感。我毫不留情的指出:你丫这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想清楚学习的目的,怎么有效的学,有的时候可能比学习本身重更重要。
我也一直挺焦虑的。刚毕业那阵,处于换工作四处搬家的状态,生存的压力头一次铺天盖地的袭来,什么都不敢买,买东西也只敢往便宜的挑。想起毕业离校的时候,看着衣柜那一大堆令人没有欲望的衣服,憧憬着以后要买更多质感更好的衣服,于是一股脑的丢了好多衣服和鞋子,算是和过去那个土了吧唧的自己告别。哪曾想到,毕业了竟然还没有上学那会滋润,真是一个大大的讽刺。
生存再难可总还是能生存下去,不至于吃不了饭穿不了衣,真正让我焦虑的是,根本不知道未来要走怎样的路,好不容易坚定了念头,每隔一段时间,便又要自我怀疑上一番。
虽时常焦虑,但说实在的,我并不觉得焦虑是个多么坏的事情,说穿了,我们焦虑是因为我们想要变得更好。以前我很少考虑物质追求,在家人的庇护下,得以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闲庭散步。现如今必须抽出更多的精力来构建更好的物质世界,我也深信物质能带来更好的精神享受。虽然人在陋室,也能读书写字,但我理想中的书房,是简洁而富有格调的,木地板,长开间,白色长桌,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好玩的器物,临着大大的窗户,窗外有各种各样的树木,风一吹,人就沉醉在书香墨香和花香中。
前些时日和几个朋友聊天,最大的感受就是,无论他们表面是别人多么艳羡的职业,拿着收入尚可的工资,没有一个人不是焦虑的。
我有个律师朋友,他算是我眼里很厉害很厉害的人。大二的时候,我们一起在某知名地产公司实习,主管安排我们出去宣传公司新售的写字楼。写字楼这样的东西我们哪里知道要和别人说些什么,跑去人家公司,最多发个宣传页,问问他们公司最近是否有搬迁的需求,然后留个电话什么的也就完事了。他则不同,身上完全没有实习生的姿态,一坐下就能和人家负责人谈上好半天,素质、谈资都远远超出我们这帮同龄人一大截。
一毕业,他去了一家律所,没多久律所的几个有实力有资源的律师一合计,打算合伙新开一家律所,而他呢也成为了新律所的合伙人之一。我当然知道他是运气好,刚好赶上这么个时机,而我更知道的是,不是每个人,都有实力,能接住这份运气。
他们主要针对工程款纠纷业务,涉及金额动不动就是上百万,或者是上几千万的案子,按百分比收费报酬自然也很是客观,在别人还在为解决温饱问题而发愁时,他刚毕业就靠自己挣的钱买了车买了房。
前些时日聊天,他说原来的事务所继续挂职,要回老家拓展业务了。我问起来缘故,这货开玩笑说自己是有追求的人,趁着年轻折腾一番,然后又可怜兮兮的说是生活所迫,说律师这个行业呢,饿不死吃不饱。在房贷和柴米油盐酱醋茶面前,哪里还有生活的品质。
当现状的不尽如意和未来的遥不可期交替进行时,焦虑几乎就是必然的事情。我自己不太赞成的部分在于,写作者利用别人的焦虑情绪来制造一些逻辑并不严密的内容,阅读者面对这样的内容时只会加重焦虑的情绪,尤其是对自我缺乏足够认识的人。
譬如之前某公众号博主辞去了体制内的工作,转战自媒体,现在年收入大概也是好几百万起。于是,她写年轻人不要渴求安稳,不要去体制内,下面很多评论都赞她写得很好。
我弄不太明白的是,为什么呆在体制内就是追求安稳了,去外面就一定追求美丽人生了,诚然,相较体制内的规则条例,外面可能是多了那么一丝可能性,但这两者之间,真的可以完全按照这样的二元方式划分吗?
我见过身边的同事,任课的同时还要当辅导员带班,学生们都不让她省心,天天忙得晕头转向还要打理自己在外面的事业;
我见过毕业就去某四大行工作的师兄,常常有一种温水煮青蛙的感觉,但是却没有跳出来的勇气;
我还见过也在职业学院任课的闺蜜,时间自由,工作也相对轻松,拿着比其他学校高出许多的工资,经历了一番纠结后,还是选择辞职,去她更想去的咨询行业......
当然,我身边的这些人代表不了绝大多数体制内的人的状态,我也不想去佐证在体制内一样可以风生水起的观点。我想表达的是,无论是在体制内还是其他的地方,我们都要对身处的环境如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等有一定的了解,也要对未来的想要的发展、途径和其中的障碍建立清晰的了解。要不要进体制内,进去了要不要出来,最后做出的决定全凭自己的追求,还有自己的勇气。但这一切的前提就是,由始至终这都是你个人的选择,你得为自己的选择承受一切的好与坏。
无论师兄多么清楚他现在的工作状态是在温水煮青蛙,在没有真正烫伤他之前,他肯定不会轻易的离开,即便后来他拿到了一所高校的offer,一对比银行相对较高的工资,在房贷的压力下,刚燃起来的决心又无情的被浇灭掉。
无论我闺蜜多么清楚她放弃的是她过去曾无比追求的时间自由,无论旁人怎么告诉她“老师是很适合女孩子的工作”,因为咨询行业发放工资的特殊性(项目结算后才发钱),一旦辞职,她立马失去稳定的收入,还会面临经常性的出差,即便再艰难,她都会在纠结后毅然放弃这份众人羡慕的工作。她更想要的东西,在学校外。这份迫切,足以让她下定离开的决心。
当然,你或者会问,既然这么渴望,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做出另一个选择呢。我倒觉得这不是重点,就算先走了分叉路,那也无妨。或许恰恰是走了其他的路,才更能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的重要性吧。不管怎样,即便晚了点,好歹也是踏出了第一步。
无论怎样,我们终究还是要回到生活中,回到自身所处的现状里,去找寻自己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路径。自媒体时代,充斥着太多让人蠢蠢欲动的信息,无数的风口,无数的开了挂的人生,无数把我们拍在沙滩上还比我们小的人,总有人能通过捷径走出还不错的人生,也有人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越走越开阔。
命运没有那么多公平可言,那又怎样呢。我们虽然焦虑,可适当的焦虑也真的能推动着我们前进,在能改变的事情上,我们总还是可以找到能做得更好的方式,前路虽不可期,总还是可以多那么一些确定性。
写这篇文章的初心,是希望自己能保持内心的宁静。我很喜欢的作家仇小丫说过:写文字的人最基本的要求是心静,心不静不成文,其次是定力或抗干扰能力,否则在这个时代很容易被左右和影响,可也同样在这个时代,像我除了写作外还有其他身份,那个偏偏需要非常能闹,所以我希望能成为那样的人,于喧嚣中可以突然心静,在非常难过时也同样可以热闹起来。
嗯,我也还有其他的身份,这个身份也需要我闹,需要积极的和听众互动,需要想尽办法去调动听众的热情。可是,我还是希望在周遭的各种声音席卷而来的时候,在这些声音和自我互动的过程中,我还能维护好写作者的这个身份,不会那么轻易的就扰乱了心。
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知道自己要往哪个方向走,才是最重要的事。嗯,那就一边焦虑,一边坚定的按照自己的节奏走下去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