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阳货篇》第八-4章习讲稿

《论语·阳货篇》第八-4章习讲稿

作者: 卓玛秦 | 来源:发表于2024-04-14 08:38 被阅读0次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论语·阳货篇》第八章“六言六弊”。

【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

勇就是勇敢,无所畏惧。《阳货篇》第23章子路问孔子:“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就是说君子把义看作是最尊贵的。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去做盗賊。邢昺疏据以解释此章:“勇谓勇敢,当学以知义。若好勇而不好学,则是有勇而无义,则为贼乱。”“义”字,《中庸》说:“义者宜也。”凡事不宜,便是乱。好勇而致于乱,是由于不能配合好学之故。勇只有在好学的约束之下,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而不至于生乱。

勇是儒家提倡的三达德之一,君子之勇,是以义为先。只要符合道义,尽管在一些事情上面会面临层层艰难险阻,也会挺身而出,甚至会置生死于度外,不屈不挠地斗争到底。就如写下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面对多人劝降仍不改初心,愿意以死报效国家。文天祥写的绝命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至今读来,仍让人感动落泪,心生敬仰。如果不符合道义,就不为所动,不去逞小人之勇。就像韩信那样,遭受胯下之辱也不逞一时之勇,这才是真正的大勇。

【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刚,刚强。狂,孔安国注:“狂妄,抵触人也。”《公冶长篇》孔子曾说:“吾未见刚者。”邢昺疏:“刚者质直寡欲。”质直寡欲,固然很好,但如只好刚而不好学,偏于刚强,不得中和之道,就会用言语行为抵触他人。

有一个词叫好刚易折。就是说好刚强人不懂得圆融处事,而且不知进退,不懂取舍,还不听劝,这样的人就会变得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结果就会成为孤家寡人。比如在团队或企业中,好刚的人大多刚愎自用,贡高我慢,听不进去领导和同事们的建议,就会被众人远离。在家庭生活中,好刚的人因为不懂得谦让包容,也会导致夫妻感情不和家庭不和睦。

所以如果勇敢而不知节制,就会带来祸乱。刚强而不懂得圆融,就会变得狂妄自大。

蕅益大师对这一章批注:“若不好学,则仁知等,皆虚名耳。言者,但有虚名,非实义也。蔽,却是实病矣。”如果不好学,那么仁知信直勇刚这六事,只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六言”有虚名而没有实义,“六弊”,则有真实毛病。有其言,无其实,就会障碍真实的德行。

李炳南先生在《论语讲要》里讲:仁、智、信、直、勇、刚六者,各有表现的事实与所依据的道理,事实则非常繁杂,道理则非常精微,如果只好六言中的任何一言,而不好学其中的事与理,便不能中道而行,因而各有其蔽,所以好仁等,不能不好学。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够对当中的事和理有愈来愈深入的体会,渐渐能行中道。否则一偏了中道,那就是有蔽,那就是有麻烦了、有毛病了,就会出现所谓的“好仁不好学”等等的这些弊端。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们知道这一篇重点其实在讲一个好学,孔子告诉我们,六种美德都是好的,也是我们应该具备的美德。但是在这六种美德的背后,又都有各自的弊端,要如何去解决这些弊端呢?就是好学。

孔子赞叹他的学生颜回,说众弟子当中,唯有颜回最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孔子也说自己:“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所以说好学是成圣成贤的秘诀。现在我们学习儒家文化,立志成为圣贤,那么我们就要跟圣贤学,跟孔子颜回学。学什么呢?学颜回的“不迁怒,不贰过”,才能深刻领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及“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的孔颜之乐。

这一章不仅仅是孔子叩其两端、教诲子路如何辨析“六言六弊”,更是孔子在循循善诱我们这些后学者如何去辨析这六种美德六种弊病的内涵。我们要用《论语》里的每一个“子曰”来对照自己的生活,对照自己待人处事接物,我怎么做的?我是什么用心?再看看圣人怎么做的?圣人是什么用心?这就是善学,这就是见贤思齐。所以我们现在学习《论语》,要一门深入的学下去,五年、十年、三十年,活到老学到老,把《论语》里的每一个“子曰”都学到心相续中去,才会得到真正的“仁、智、信、直、勇、刚”这六种美德。

与大家共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阳货篇》第八-4章习讲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szl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