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网上买了一盒小龙虾球,想着直接放微波炉里加热后就可以吃了,朋友告诉他,这是“啤酒麻辣龙虾球”,需要买一瓶啤酒,把龙虾球翻炒均匀后倒上啤酒一起炒,味道才会好吃。
于是他就照做了,炒出来的龙虾,真的鲜美无比,很奇怪,难道真是因为这一瓶啤酒让龙虾的味道变的不一样了吗?其实这里面蕴含了一个经济学理论,“鸡蛋理论”。
20世纪50年代,美国一个食品厂推出了一款蛋糕粉,但是销量一直不佳,后来食品厂请了一位心理学家来帮忙分析和出谋划策,心理学家在查看了配方表和研究了用户的心理习惯后,得出了结论:蛋糕粉的配方太齐全了,导致家庭主妇们失去了亲手做蛋糕的那种感觉。于是他建议拿掉里面的一个配方,鸡蛋,让用户自己去购买,从而产生参与感。食品厂照做后,蛋糕粉的销量真的就提升了!
后来,又有人在“鸡蛋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70/30法则,也就是如果你用70%的成品和30%的个人添加物,你就能以最少的劳动,做出不同于工业化食品的个性化美食。
其实,鸡蛋理论,源于用户的心理特征:我们对一件物品,如果投入了自己的时间精力,倾注了自己的情感之后,就会对此产生依恋,会有参与和成就感。付出的努力越多,这件物品在你心中的价值就会越高。
就像宜家,很多都是半成品,人们热衷于购买这些半成品的家具,回家自己组装,并乐在其中,这种现象被人称为“宜家效应”。
所以要提升一件物品的价值,就要让用户有参与感,有30%的工作,让用户自己做,这样这件物品在他心中就会产生光芒,拥有价值!
----《读者》2022.5.26
网友评论